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近水楼台看襄阳——在襄阳临水而居(下篇)

2019-07-05 09:05
1184

一脉汉水襄阳城。在28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襄阳这座因水而生、以水闻名的古城经历了太多的嬗变。岁月在不断流逝,唯一亘古未变的是襄阳人民那份经历了汉水滋养愈加深厚的水岸情结——临水而居。而今,对每一位饮水襄江的襄阳市民而言,“临水而居”这一期许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襄阳房地产信息网特别策划《近水楼台看襄阳》专题,和读者一起寻岸老襄阳的尘封记忆、盘点今昔襄阳的“近水楼台”,共同发现水岸边的襄阳魅力……


九街.jpg



板块三:老街•一座城 <过去>


[题记]:十余载地产耕耘,今日的襄阳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已然如火如荼,汉水沿岸尤其如是。可是,回顾这座古城沿江地产的“萌芽史”,似乎依稀可见当年繁华的“端倪”,比如一座老街——九街十八巷——迁延出的襄阳汉水沿岸早期“商业地产”的脉络。如今,南船北马、商贾云集的襄阳老街记忆日渐尘封,并在历史的轱辘声中归于沉寂,最终和着昔日汉水河畔的万千荣宠一起谢幕。繁华的沿江街景也许只属于过往,可是有些记忆却因为时间的眷顾,并未完全褪出人们的脑海,依旧沉默在时尚背后的背街小巷里,比如九街十八巷……


老街向2.jpg


关于“九街十八巷”,似乎人们总是喜欢把它和旧时民居、古建筑群等联系起来。所谓的“九街十八巷只是州府城的主干道,并非全部街道。非但是襄阳,在中国,很多历史悠久的州府古城都有 “九街十八巷”之说,比如广东的惠州九街十八巷、江西的宜春九街十八巷。有史可查的“九街十八巷”,不论史籍传说还是民间轶闻,都或多或少跟历史结缘,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张难以磨灭的记忆。而今回望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中国三大省份的这些“九街十八巷”,似乎唯独襄阳的“九街十八巷”凭着又有汉水激荡的千年古韵,成就了自身的一世传奇!


襄阳的“九街十八巷”究竟包括哪“九街”、哪“十八巷”呢?有人撰文这样介绍“樊城共有九街十八巷。九街是:十字街、教门街、大同街、磁器街、前街、后街、铁匠街、丰乐街、机坊街。十八巷是:林家巷、左家巷、杨家巷、余家巷、永丰巷、陈老巷、曾家巷、前马家巷、后马家巷(炮铺街)、基峨巷、火巷、古井巷、莫家巷、财神庙巷(劳动街)、邵家巷、朱家巷、苏家巷、乔家巷……”


[三大地区“九街十八巷”老照片对比]


九街十八巷

——古巷深处的“商业地产”


绵延1150米的沿江岸线,循着汉水一波又一波的涛声,旧时的运输码头、商会会馆、老街古巷……似乎所有的记忆碎片都在“九街十八巷”的青砖旧瓦中逐渐弥合成一个整体。有时候,老人们会记起很多关于老襄阳的往事,多是因为抚州会馆的戏楼、陈老巷的“阮祥泰”……关于“九街十八巷”,上了年纪的襄阳市民多会联想起旧时繁华的商业街。以“阮祥泰”为代表,始建于清朝末年,这一家布匹老商号成了“九街十八巷”的繁华商业的时代缩影。不论是院落布局,还是建筑材料,阮祥泰都堪称“九街十八巷”老“商铺”的“活化石”:“三进院”的院落布局,二层砖木结构,西洋风格的门脸,本地所谓的“帽葫芦”门,精工打制后的石材顶板,带铁皮泡钉的木制大门,前厅为店铺……所有的细节都“重现”了“九街十八巷”的早期“商业地产”的面貌。


老街巷.jpg


 樊城历来作为襄阳商旅云集的“商业中心”,“九街十八巷”当之无愧地扮演了襄阳早期“商业地产”的角色。如今,几经风雨之后的“九街十八巷”如“阮祥泰”、“抚州会馆”这些樊城最早的商业地产雏形的遗迹已经渐渐沧桑。一座商城,一条老街在历史的机缘巧合和经济发展的极力“撮合”下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姻缘”。许多年过去了,襄阳人民对老襄阳繁华的印象开始定格在了“九街十八巷”的古褐苍苍、锈迹斑斑的“遗址”上。与其把“九街十八巷”看作襄阳早期商业地产发展的“雏形”,倒不如把它当作一段文化留下的印记。很多附着了铜臭味的历史景观,似乎最终都会被保护起来。人们对“九街十八巷”遗迹的保护,更多的是站在“以开发促保护”的角度去看待“九街十八巷”现在的宿命。然而对襄阳这座古城而言,“九街十八巷”属于过去,但也属于未来。和中国很多亟待开发和保护的老街一样,“九街十八巷”作为一座“城”,也应该在社会的流变中赢得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存价值和发展空间。



“九街十八巷”

——百年老街的“浴火重生”


有人说,再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如果放任自流总有一天会慢慢褪色甚至“香消玉殒”的。这句话道明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像“九街十八巷”这样的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明的文化景观,如果任其自生自灭,总有一天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就像古楼兰国一样成为后人眼中的“未解之谜”!所以,改变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既保留原滋原味的文化景观,又能让和经济建设有机融合。为“九街十八巷”现在乃至将来的发展谋求一席之地,改造成了文化突围的一条“出路”,也让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双轨并行”成为可能。


九街十八巷1.jpg


守卫“九街十八巷”的历史文化,从始至终并非一场充满硝烟的“文化保卫战”。在历史流变中的饱经风霜的文明如何保证原有完整风貌?单纯地守卫显然只是“下策”,修葺也只能暂保一时“容颜”,而唯有保护与修缮并重的改造才能让像“九街十八巷”这样的景观历久弥新,世代相传。诚然,改造成了“九街十八巷”浴火重生的一次新“契机”。


   作为襄阳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樊城“江滩源”的“九街十八巷”担负着让富有历史意义的老城街巷重新焕发活力的建筑使命。项目建设意图在于铸就一部具有历史、人文及现代艺术景观等多种涵义的城市中心综合体地产作品,构建城市新形象,铸就城市新地标,打造城市新名片。


九街1.jpg


作为襄阳“两改”项目中“棚户区改造”的“排头兵”,“九街十八巷”当仁不让地站在了“两改”项目的前列。按照官方的规划和设想,新改造的“九街十八巷”的将保留并加强樊城区独特的老会馆文化。而新的“九街十八巷”缔造者香港铜锣湾集团将其定位将建设成功能定位为五星级酒店、商业步行街、甲级写字楼、江景豪宅及文化娱乐、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九街十八巷”能否绘就“东起丹江路、西至炮铺街,南起汉江河道,北至解放路,临江岸线长达1150米,与城市生态绿岛鱼梁洲隔江相望”的蓝图?一切拭目以待。


[附录]:


【九街十八巷】:在中国,很多历史悠久的州府古城都有 “九街十八巷”之说。所谓的“九街十八巷只是州府城的主干道,并非全部街道。


从古代直至民国时期,全国无论哪个古城的城内、近郊男性,从小时起就要背得出“九街十八巷”的名字。成年在外谋生遇到困难时,就去找“同乡会”求助。求助者必须一字不错地说出“九街十八巷”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才会得到倾力相助,否则,人们不予理睬。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和改造,每个古城的古老街巷都遭遇同样的命运,有些街巷不在了名称还在使用,有些已经彻底消亡,还有很多正面临拆迁。


编辑者:向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