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汉江,劈开壁立千仞的秦岭,大城襄阳,赋予城市涵养文脉
它用一江秀水,串起襄、樊两岸;
它用一条耀眼的内环线,串起一心四城的“内环时代”;
它用东西轴线,撑起城市主骨架路网,加快城市东进西扩的步伐;
它用三纵三横“米”字形谋定高铁路网;
未来,它将用五条地铁轨道连接“一心四城”......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
滔滔汉江水,浩浩自北去。
大江两岸,
襄阳,一座国家认定的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创新产业基地
……
沧海横流,显本色;大城崛起,风正劲。
遥望历史,这是一座烙印着2800余年文贵之气的历史文化名城;
近观现在,这是一座伴随中部崛起中心地位呼之欲出的新贵之城;
相信未来,她将以一种别样的大城英姿傲立于汉江之滨。
彩虹下的襄阳-马军摄
01
经济崛起:襄阳“硬底气”十足
7月11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公布襄阳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在全市防疫成果巩固下,襄阳经济复苏明显,呈回暖向好态势。近年来,在汉江流域14个同类城市中,襄阳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稳定在20%以上,居于首位。
千帆竞发中,襄阳用实力坐上“头把交椅”。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襄阳“底气”十足。
2018年11月,《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明确了襄阳的城市定位和使命任务。
襄阳城市鸟瞰图
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底气”源于经济实力、交通、产业基础三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市经济总量迅猛扩张,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9.8亿元,是1952年的1029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49位;2019年,襄阳继续“加速度”, GDP为4812.84亿,位列全国46位,全省第二,与2018年相比,同比增长7.9%。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总装车间
近年来,襄阳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千亿级产业达到3个。
02
交通崛起: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今天,高铁和谐号不到一小时就能从武汉方向驶进襄阳东站的站台,在站台稍做休整后,再开到河南邓州大概只需要20分钟。这样的“襄阳速度”进一步增加了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按照《“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襄阳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随着汉十、蒙华、郑万等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襄阳乘高铁到北京只需4小时,到郑州、重庆、长沙只需2小时,到武汉、西安只需1个多小时。
襄阳东站
7月18日东西轴线鱼梁洲隧道进入关键节点,在鱼梁洲段东汊工区开始干坞注水沉管试浮。过江隧道预计明年年底建成通车,市民开车由樊城到达东津仅需五六分钟。
6月24日,凤雏大桥建成通车。作为市区第六座跨汉江大桥,它有效地疏解老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带动人民广场和庞公片区发展。
襄阳凤雏大桥-马军摄
除此,2013年底,长约50公里的城市内环线主车道的全线贯通,襄阳正式步入了“环城时代”;2014年,长虹路、大庆路、航空路、庞公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相继改造,让更多的驾车者感受到襄阳交通“给力”。
当东、西轴线支撑城市交通骨架,环线崛起,卧龙大道连贯东西,卧龙、长虹、凤雏大桥跃立于江面,襄阳的城市交通网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根据襄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未来五条地铁轨道连接“一心四城”,线网呈“十字骨干+L线扣环+放射”布局结构。1、2号线构成“十字线”支撑城市发展主轴,1号线侧重服务“襄城—樊城—襄州”传统发展轴线;2号线促进“樊城老中心—东津新中心—高铁片区”的直接联系。
同时,襄阳正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对接长江千吨级航道,尽显其通江达海能力;2019年襄阳机场改扩建通过验收,首开国际航班,与国内31个城市及港澳地区实现通航。
03
文化崛起:激活古城历史余韵
近年来,诸葛亮文化艺术节、襄阳国际马拉松赛事、方程式赛车、龙舟大赛等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活动赛事,正是襄阳用文化推动历史厚重传承,推动国际影响发展的实施。
襄阳马拉松比赛
千年古城襄阳以盛装吸引世界的目光,五湖宾客齐聚,共同感受“四个襄阳”建设宏伟蓝图下的城市特性,经济焕发,文化沉积,七省通衢地转化成国际名城。当文化、经济、营销三个有故事的词碰撞在一起,襄阳正为省内、国内甚至国际宾客呈现一场饕餮盛宴。
襄阳古城风貌
用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来推动襄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用重大文化活动、国际赛事擦亮城市名片,襄阳正在进行。
此外,旅游文化是文化崛起的另一名片。2019年底,汉十高铁通车。这条被誉为湖北境内“最美高铁”的黄金旅游观光线路串起襄阳境内多个风景名胜。在襄阳境内,你会看到水草丰美,万鸟栖息,渔歌晚唱,农舍俨然,湖泊镶嵌其间的汉江国家级湿地公园。你会看到羊祜、庞德公、庞统、孟浩然、杜甫、皮日休等文人墨客留下众多壮丽诗篇的岘山,你会看到三国故事里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的古隆中景区......
襄阳隆中风景名胜区
6月24日,位于东津大桥附近襄阳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选在端午节前夕开幕。据悉,这座中国首个海洋探索主题的水上娱乐王国,仅三天小长假,就纳客四万余人,影响力辐射华中区域,甚至全国。
襄阳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
今年市区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襄华侨城文化旅游示范区、关圣古镇文旅综合体、隆中文化园项目......旅游文化地产项目在襄阳的布局正如一泉活水,激活古城文化余韵,成为襄阳经济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
04
教育崛起: 襄阳“软实力”提升
7月10日,位于襄城庞公新区的襄阳四中新校区首迎新生,在经历了一场与疫情博弈的高考之后,再次看到孩子们带着灿烂如花的笑脸走进校园,听朗朗读书声驱散城市上空疫情的阴霾,你会感受到文化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这正与襄阳“文化立市”城市发展战略相契合。“五年七状元”之“新状元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襄阳践行打造“汉江流域文化教育中心城市”后所结出的教育硕果。
襄阳四中新校区
状元桥上,襄阳五中的学子翘楚待阳、齐诵《诫子书》;在樱花道上,襄阳四中的学子激昂文字,放飞梦想。2020年,襄阳参加普通高考人数39359人,其中过重点线约1.1万人,以共7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的骄人成绩笑傲荆楚。教育已成为襄阳城市发展一张亮丽的“名片”。
襄阳五中
与襄阳基础教育笑傲荆楚相呼应是“呼之欲出”襄阳东津版图的“大学城”。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及“华科工研院”等多所双一流高校项目相继布局襄阳东津,根据目标,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拔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这无疑填补了襄阳高等教育此前的短板。
05
商圈崛起: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蜕变
襄阳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的“一芯之心、两带之极、三区之柱”的梦想,是在全市经济“硬底气”、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得到支撑。一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气,必是创造者具有改变城市的力量。过去20年,随着襄阳城市化大推进,新的商圈加速形成,地标崛起,不断地刷新着城市面孔。
人民广场商圈夜景
十多年前,人民提起襄阳地标无非是解放路,劳动街、鼓楼。随着老区改造,新区建设,双核驱动为襄阳城市的发展描绘出更宏伟的蓝图。
2012年以来,襄阳市区启动城市“两改两迁”这一福民工程,襄城、樊城的解放路等29个片区启动,改旧必为建新,曾经杂乱喧闹的老旧市场已经销售,从人民广场沿天元四季城、到民发广场武商商圈,形成了新的商圈地标,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和宜居理念,让市民仿佛置身于大都市。
襄阳天元四季城
居住在樊城劳动街的张润,觉得身边的变化就像看过山车风景。原来一条劳动街就能感到自己逛遍全世界。今年,这条能代表着樊城老商圈的潮流地标的消息,张润没有任何的失落。“华洋堂、天元四季城、沃尔玛武商这一路逛过去都都差不多要一天时间,而且环境更好,东西更多”。
襄阳绿地缤纷城
襄阳的经济商圈近十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一个区域的单一商圈,发展到多个商圈,甚至连片发展,他们引领着城市繁华,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生机。如今,诸葛亮广场商圈、樊西商圈、襄州民发广场商圈,东津新区商圈、新商圈强势崛起,桥头堡经济、高铁经济呼之欲出;城际空间站开工在即,城市经济的新载体即将破土而出......
06
新区崛起:不断刷新城市面孔
在老区改造出新,城市“北扩、南优、西储、东进”骨架拉伸,形成“一心四城”的城市成长格局背后,是地产大佬抢滩新区广阔的地域。他们用轰鸣的机器声,爆发出改变城市发展力量,奏出地产在襄阳崛起的最强音。
晚霞中的襄阳-马军摄
时代的力量推动城市的生长。作为城市硬件迭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房地产开发企业功不可没,他们不仅改变了居者的生活环境,更推动着城市人居版图扩张。他们本着与城市发展脉搏高度契合的深耕精神,走进这块土地的肌理深处,将城市面貌更新,将城市品质提升,更为老百姓打造宜居宜业的百年梦想。
樊西片区鸟瞰图-马军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经过十年的发展,昔日的荒凉之地,樊西、邓城大道、东津、庞公、团山等地已然是城市的多个商圈中心。曾经风光无限的樊城工业区再也找不到工业重地的烟火,取而代之是一片宜居的生态滨江新城;曾经的邓城大道只是一条散落着田野村庄的过境道路,如今,它沿线有着过千余方的开发体量,是名副其实的襄阳“北伐”金扁担;东津新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产城融合高质量新格局造城速度正驶入“快车道”。除深耕襄阳地产20余年的民发地产外,东津正以新城的价值和不断提升的市场吸附力吸引着一大批国内外地产大鳄入驻,绿地、越秀、华侨城等一线房企正为这块土地输入更新鲜的血液。
东津世纪城鸟瞰图
2020年,疫情让我们生活放缓,但地产发展、城市建设改变生活的步伐却在加快:2020年1月,苏宁易购广场开业;6月凤雏大桥建成通车、公共地标新图书馆建成开放、华侨城奇梦海滩精彩开业......
如果说十年前,襄阳地产以民发地产、襄投置业、冠通地产等本土开发企业为主,他们作为襄阳最早一批城市改造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最熟悉本土文化风情,项目有一批本地“粉丝”簇拥。那么如今的襄阳市场,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看襄阳居民有了更多购房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国投·襄阳府示范区
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国内一线地产巨头的身影,绿地、恒大、保利、碧桂园、越秀、雅居乐、金地、华侨城....在地产改变生活的步履中,他们作为一线品牌的优势渐显,先进的开发理念,完善的居住配套,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让襄阳市民的人居选择更丰富,宜居指数更强。他们的到来带动着东津新区、庞公新区、樊西新区等一批价值洼地的蜕变,不断刷新着城市新的面孔。
襄阳全景图-马军摄
地产改变城市发展、地产带来幸福人居,在城市化飞速迈进的今天,地产带给城市的改变不仅仅是一栋栋建筑的拔地而起。这种改变凝聚着凝结着一群人的生活取向和价值观,推动着城市人居品质升级,凝聚着城市版块价值的腾飞,撬动着城市的未来。
“十三五”即将过去,“十四五”迎来开篇。襄阳市房地产协会精心梳理开发企业在襄阳的“足迹”,无论是外来的“大腕”,还是本地的“龙头”,这些一线地产开发企业都以一种“扎根”的精神和领舞的姿态,为襄阳城市的发展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居民更幸福的居住生活空间。
编辑者:陈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