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光阴似箭。
从提出概念到确立规划,再到花开正盛,樊西新区即将迎来第一个十年。在襄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伟大征途中,樊城不仅注重旧城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更强力推进樊西新区建设。
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航空航天工业园、关圣古镇旅游区、传化公路港、襄阳西汽车客运站、东西轴线,邓城大道改扩建、207国道西移工程、樊城区“一号公路”、医院、学校、高档小区……“十三五”期间,随着一些市政、交通、商贸项目的布局,樊西大地变了模样,一个涵盖各具特色的商住业态、通达的交通物流、日趋完善的配套设施的城市新区展现在市民眼前。
“卧龙”“东西”交会交通融合新老城区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一个区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交通配套。樊西的发展,更像是一座城市新旧文化的交替,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卧龙大道正在演绎着商业与宜居大道的华丽转身。
翻开襄阳城市地图,正在建设的东西轴线如同城市的“金腰带”,穿过城市北部,将樊城、鱼梁洲和东津连为一体,成为引导城市东进的快速通道,也是贯通城市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
东西轴线全长26.3公里,不设一个红绿灯,建成后将成为城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主线双向六车道,建成后从卧龙大道走东西轴线到东津,开车只需20分钟左右。
东西轴线西端在樊西襄荆高速入口处,主线高架横穿卧龙大道,与卧龙大道通过匝道互通,形成十字交叉态势。这里有望成为樊西新的商业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和居住中心。
交通路网助力樊西的嬗变。樊西新区截污干管全面建成,邓城大道改扩建樊西新区段、物流大道下穿襄荆高速公路、中原西路下穿襄荆高速连接原316国道、普陀路等四条道路全面贯通,新区形成“七横九纵”路网格局,解决了主城区与樊西新区通达问题。
去年投入试运营的襄阳西汽车客运站,为樊西万千商户及采购者带来便利。作为公路一级枢纽站,襄阳西汽车客运站主要承担中心城区往西北方向中长途客运任务。
为减轻卧龙大道的交通压力,避免大货车影响城市交通,“十四五”期间,207国道将继续向西移到牛首一带。目前改建工程牛首卧龙段26.967公里完成公路用地定位放线、挖沟定界等前期工作,正式开工在即。
据了解,这条纵贯南北的大通道不再通过卧龙大道,而是从黄集镇北向西迁移,途经马集镇、牛首镇,跨过汉江到达卧龙镇、九集镇,途中建跨汉江特大桥一座。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同时,襄阳城区西部将新增一条南北向大通道,不仅更高效地服务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还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商贸日渐兴盛
区域辐射带动力增强
襄阳自古以来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近代更是内陆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明清之际,樊城有“万里风帆水着天”的盛况,携货北上的茶商,在这里换骡马,入川陕,出边塞……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樊城应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樊西新区更是责无旁贷。
四年前,中豪、侨丰、新合作、卉丰源、金富利、竹叶山等八大市场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城市提档升级的需要,搬迁至樊城西部,入驻樊西综合商贸聚集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鄂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商品集散基地。2020年10月13日,首届义乌小商品展览交流会在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红街盛大开幕,使区域百货商贸得以与行业领军者对接,为我市商贸业提档升级提供了有效渠道。
日前,记者在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看到,衣服、鞋帽等各种商品正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十堰、神农架、随州及河南、陕西等地。“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我们商贸恢复情况好于预期,在全省领先。”湖北中豪商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瑞林说,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中豪主体市场客流量超30万人次,代金券免费派送上百万元,进口商品体验馆销售额破百万元。
李瑞林说,正是看好樊西新区,看好襄阳市场的前景,今年11月份,湖北中豪斥资3.8亿元,揽下樊西三宗70年产权住宅用地。
樊西作为商贸聚集区,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吸引着资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交通配套的日渐完善以及各种利好政策的逐步兑现,樊西新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继绿地集团之后,汉江集团、中梁集团、云牧、襄投置业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
作为襄阳市最大的市属国有独资企业,汉江国投早就深耕樊西新区,其中仅襄投置业公司就相继开发了襄投·欣悦城、国投·襄阳府、国投·襄阳院子等多个高端楼盘,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后续还将布局更多的项目和资源。
布局在樊西的襄阳传化公路港项目是传化智联在湖北省布局的第五个城市物流中心,总投资3.6亿元,规划面积约240亩,主要打造集货物信息交易中心、货物集散中心、电商中心、甩挂中心、加油站、汽修汽配、司机之家等配套功能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城市物流中心、电商分拨中心。
今年,由国内领先文旅产业小镇运营商伟光汇通集团投资80亿元建设的以展示关圣文化为特色的关圣古镇开始运营,这座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集成商业、文创、康养、民宿等多种业态的仿古旅游休闲小镇,不仅为樊西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也给城市带来浓厚的文化味儿。
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城乡融合发展
樊西,樊城扩容的主战场。伴随樊西新区快速发展建设,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配套设施也在同步完善中。目前,樊西政务服务中心、普陀学校、樊西新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已投入使用,襄阳五中实验中学、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樊西院区(樊城区人民医院)也将选址樊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位于水源路以北、云兴路以东的现代化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襄阳市第四十八中学建设正如火如荼,即将完工,预计明年即可招生。
城市新区,公共文化配套设施不可缺少。今年1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樊城“三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选址确定,将布局卧龙大道沿线。
前不久举行的樊城区“一号公路”征名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这条长约50.7公里的旅游公路,东起普陀堰,西至太平店镇与老河口村庄交界,建成后将形成“一路四带十景”,打通樊西新区与乡镇之间的联系,促进樊西城乡融合发展。
规划人士表示,襄阳将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樊城要建成汉江流域的商业消费中心城区,樊西新区的建设,不仅能带动商贸、物流的发展,改变城乡面貌,更能壮大襄阳的城市筋骨,为中心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者:梓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