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国家外汇管制收紧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收紧外资购房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中资海外购房一度潮歇;然而,从8月开始,再次潮起。从记者最新采访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买家需求依然强烈,包括地产商、贷款机构、地产中介、律师等多方正努力填补当前资金空缺的商机,积极为中国买家提供海外购房的一条龙服务,交易正逐渐回暖。
来自四大洲、16个国家的60名房产中介,多个专长于海外投资移民的律师和移民留学中介,几乎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海外置业产业链,这是记者在9月举行的一场海外房产峰会上见到的景象。记者在现场遇到了一家特别的公司,这是一家来自澳大利亚的贷款中介机构,主营业务是对接放贷机构和借贷者,这家公司来中国寻找商机,源于澳大利亚当地的一个房产调控政策。
“自从澳大利亚当地银行停止对海外买家的贷款业务后,我们在其中发现了填补资金空缺的商机。我们和多家有能力、有产品但缺乏销售渠道的贷款机构合作,成立了一个中英双语的团队接待海外客户。我们和多个国家的客户和介绍人合作,但中国客户是主要的,因为他们对澳大利亚房产兴趣浓厚。我们为海外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寻找资金、保险和房产管理。”这家公司的海外业务主管对记者透露。
加拿大、澳大利亚多地出台政策打击外来需求
据悉,自去年上半年起,澳大利亚当地银行陆续开始收紧对外国人的购房贷款政策,海外收入的购房者几乎无法在当地银行取得贷款。澳大利亚政府大部分获批的外来投资申请都是期房投资,据了解,上述政策让许多海外收入的购房者措手不及,他们无法按时交割,甚至出现了中国买家被迫违约放弃首付的案例。
“我们有一个客户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在政策出台之前,这个客户顺利地在当地银行获得了贷款,在澳大利亚买了第一套房子。到了今年年初,客户在购买第二套房子时遇到了麻烦,原本有一家银行已谈妥,但对方突然就说不做了,不是收紧贷款条件,而是完全不做了。客户当时非常着急,但不想失去10%的首付,我们就帮忙介绍了一些贷款中介。”9月13日,中文国际房源平台居外网中国区业务总监吴光慧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在澳大利亚当地银行停止贷款后,当地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以及当地一部分开发商,试图填补资金的空缺。
以澳大利亚最大公寓开发商Meriton为例,据该公司CEOHarry Triguboff今年五月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称,截至目前已累计向中国购房者贷出了2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未来或将进一步增长至4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我不想成为一个银行家,但我不得不做,因为我们的银行停止贷款了。”他对媒体表示。
记者向Meriton发送了采访申请,但该公司以CEO行程紧张为由,拒绝了采访。根据该公司官网信息显示,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非澳大利亚居民、投资客还是自住者,该公司都可以为其提供二年期的固定利息的抵押贷款,最高可达房款的八成,不可展期,不同项目的利息有所不同,一般在4%-6%之间,在申请贷款时需要缴纳一笔1500澳元的申请费。
“确实有当地开发商可以为购房者提供贷款,但形式不同,比如说,我之前一个别墅客户就是由开发商提供了半年期的无息贷款。”10月11日,上海一家澳大利亚房产中介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她补充道,当地开发商大多数还是较为谨慎的。
除了当地银行停止贷款之外,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在2016年上调了针对海外购房者的印花税,昆士兰州在去年10月推出了针对海外购房者的转让税,联邦政府层面也推出了一些针对非澳居民的调控政策。
除了澳大利亚外,过去几年受到中国买家青睐的国家是加拿大,尤其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去年,大温哥华地区针对外国购房者推出了15%的转让税,今年4月多伦多所属的渥太华省在部分地区,推出了包括外国购房者15%转让税等系列政策。据渥太华省政府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外国买家的交易有所下降。
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房产走热
居外网CEO罗雪欣向记者表示,和去年上半年相比,该平台上的海外房源询盘量同比增长了8.7%,但今年迄今,询盘的平均价从2016年的35.55万美元下降到了28.9万美元。澳大利亚的询问量同比下降9.7了%,美国下降了18.4%,泰国增长了154.9%,马来西亚增长了132.8%。
与此同时,中国购房者关注的目的地也发生了变化。2015年和2016年,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目的地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而今年排名前四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和加拿大,泰国在2015年和2016年排名第六。
“2012年开始,中国人开始去泰国买房,越来越多,主要还是投资为主,他们青睐人流量密集或有升值空间的楼盘投资,价格区间为100-5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0-100万)。不过去年外汇管制收紧后,确实下降了。”泰国芭提雅一家开发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于资金问题,该人士透露,中国人去泰国买房刷银联卡付首付,“但收款方不能是开发商。有香港账户的人,会从香港账户转账。”
“相对于之前的冷门,中国购房者对于东南亚国家楼市的兴趣正在上升。一方面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另一方面是这些地方的房价较低,还拥有很多旅游资源。但同时也存在政治、经济、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看不到大规模的需求增长。主要需求还是会集中在那些发达市场的‘超级明星城市’,因为那里拥有优质的求学、就业、生活、文化等环境。但鉴于目前的对外投资政策,预计会出现放缓。”胡一帆说。
在胡一帆看来,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投资海外房产,面临着一些风险,投资者需保持警觉。“基于基本面,也就是房价、租金、供给及抵押贷款和GDP的比例等数据,我们制定了这个指数,其中四分之三的城市已处于泡沫或估值过高的状态,还面临着多个潜在风险。一个是利率水平正常化是个长期趋势;我们的研究还显示,就房价收入比而言,在全球九大城市(中国香港、伦敦、纽约、温哥华、悉尼等),一名高技能人才在近市中心购买60平方米住房所需的工作年限都超过了10年,这是第二个风险;第三个风险是情绪的变化;另外来自中国内地的需求由于资本管制政策相对放缓,这对于那些目的地来说,也是一个风险。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谨慎的态度。”胡一帆说。
编辑者:橙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