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月初,克而瑞公布了《 2017 年 1-10 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 TOP30 》,从榜单来看,房企的拿地势头相当强劲, 1-10 月的拿地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就投资布局来说,受大都市圈概念以及一二线从城市限购限售趋严等因素影响,不少房企开始转战三四线城市。在 1-10 月,典型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价值占比达到了 29.4% ,高出去年全年 9 个百分点。
那么,哪些城市最受房企青睐呢?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部分地块热度依旧之外,三四线城市中投资价值排名 TOP10 的几座城市也备受关注;其中佛山、中山、惠州、珠海、东莞等湾区城市吸引了不少房企投资。除此之外,位于长三角及环上海的几个三四线城市,诸如嘉兴,无锡等,也颇受房企欢迎。
房企的城市布局偏好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前不久,百度发布了《 2017 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我们就以此为据,和大家探讨一下中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2017 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
从全国总流动常住人口数量来说, 2017 年第三季度较第二季度有所下跌,降幅在 11% ,全国 60 个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城市依然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
吸引力最大的仍是省会城市,南方高于中部,北部最弱
城市人口吸引力 TOP10 城市除成都、郑州外,其他均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凭借相对较高的薪酬待遇、产业效应、资源聚合等优势延续了一贯的吸引力。但是,这三大城市群内的城市吸引力与第二季度相比也有所变化,比如,北京市排名上升至第一位,深圳则下跌 至第二位。随着近些年中部的崛起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强势闯入 TOP10 。
就吸引力指数增长来看,北京、上海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郑州则位列第三。就城市等级来说,除北京、上海、青岛外,其他上榜城市均为省会城市。可见,省会城市由于资源的聚集效应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但省会与省会又有不同,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的集中在南方城市,其中广州市、成都市、杭州市位列前三,然后为中部省会城市,其次为西南省会,东北则无一省会城市进入 TOP10 。
但东北区域省会城市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第三季度,排名上升幅度的省会城市就包括了哈尔滨和沈阳。
就新流入常驻人口来说,东莞与苏州较高
东莞市流入常驻人口来源 TOP3 省份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这三个省份流入人口占东莞市总流入常驻人口的 60% 以上。如果将范围拉大至 TOP10 城市,这些城市则占到了东莞市总流入常驻人口的 36% ,这些城市以广东省城市居多,除此之外,还有广西玉林市、钦州市、湖南永州市等。
从空间分布来看,东莞新流入常驻人口覆盖到了整个城市,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长安镇、虎门镇、塘厦镇。这些新流入人口中,就性别来说,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 18-34 岁之间,占比高达 77% ;就教育水平来说,高中及以下学历最多,占比达 82.5% 。
再来看苏州。
苏州流入常驻人口来源 TOP3 省份为江苏省、河南省和安徽省,三个省份总共占到总流入常驻人口的 48% 以上。就城市来说, TOP10 城市流入人口占苏州市总流入常驻人口的 28% ,其中以上海最多。从行政区来看,流入常驻人口最多的三个行政区是昆山市、吴中区和吴江区,三者流入常驻人口占比之和近 60% 。
从这些流入人口的特征来看,性别上仍是以男性居多,这一点与东莞相同;年龄上则以 18-34 岁居多,占比高达 76% 以上;在受教育水平上,本科及以上占比近 5% 。苏州工业园区也是一个重要的人口流入地,这些人口特征在性别、年龄构成上与苏州市整体差异不大,但本科及以上人群却是苏州市的两倍。
城市拥堵与城市吸引力的相关性
从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拥堵指数排名 TOP10 中可以看到,哈尔滨仍居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重庆、上海、北京。通过对比城市吸引力 TOP10 与城市拥堵 TOP10 ,我们可以发现, 除北京、上海、广州外,其他城市并不存在明显重合性。
拥堵城市TOP10与最具吸引力城市TOP10对比
省会城市拥堵状况在缓解,次省会城市则在加剧
2017 年第三季度拥堵情况改善较为明显的城市中,大部分为二线城市,且多数为省会城市,其中厦门和石家庄的高峰拥堵指数降幅较大;相反,我们再来看第三季度拥堵城市加剧的城市,其中拉萨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为台州、青岛、中山等次省会城市。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第三季度,省会城市的拥堵状况多在缓解,而次省会城市的拥堵状况却在加剧。
石家庄、广州、大连拥堵状况分析
我们先来看第三季度拥堵状况缓解明显的石家庄。
石家庄 Q3 高峰拥堵排名位列第 10 ,较 Q2 下降了 6 名,尤其是早高峰拥堵指数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地铁线路开通和交警部门大力整顿交通, 石家庄治堵办大力治理 54 个关键堵点,加强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控和管理,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再来看广州。广州 Q3 高峰拥堵排名位列第 6 ,相较于 Q2 上升了 5 名。拥堵状况明显加剧。
就拥堵时段来看,广州 Q3 拥堵指数比 Q2 全天时段都有一定增长,尤其是上午 10 点到 12 点和下午 15 点后拥堵指数增长明显。相较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曲线,广州从 8 点 10 分之后的拥堵指数明显高于城市平均水平,早高峰峰值一般出现在 8 点 19 分左右,晚高峰峰值一般出现在 18 点 29 分左右。
大连也是第三季度拥堵加剧的主要城市。相比于 Q2 排名,上升了 5 个名次排名第 9 位。大连 Q3 拥堵指数自上午 7 点到 21 点,较 Q2 均有所提升;相较于全国 主要城市平均拥堵指数,大连的早高峰拥堵尤其明显,且早高峰到来时段比全国城市平均提前约 30 分钟,晚高峰到来时段比全国城市平均提前约 50 分钟,早高峰峰 值一般出现在 7 点 48 分左右,晚高峰一般出现在 17 点 29 分左右。
附 :2017 年第三季度城市拥堵排名 TOP 20
编辑者:菀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