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中的庞公大桥
城市能级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集中体现,决定城市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当前,受国家宏观战略激励,新一轮城市竞争与合作呈现新态势,把握得好就是机遇,否则就是挑战。襄阳该如何应机而变、顺势而为,强化当前和“十四五”期间的谋篇布局,迅速提升城市能级,在国家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全局和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中,求突破、争作为?
今年以来,市政协围绕“抢抓机遇提升城市能级”深入调研,组织全体市政协委员和委员活动组积极为提升城市能级献计出力。同时,为了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市政协还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襄阳日报等媒体平台刊登了《市政协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面向社会各界发起“我为提升城市能级献一策”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活动开展以来,共计收到政协委员个人意见建议99篇、市政协委员活动组建言7篇,广大市民文字、口头建议70余条(篇),经过编辑整理形成“我为提升城市能级献一策”建言成果汇编,共计113篇,72000余字。7月1日,市政协召开的第十三次常务委员会议上,委员们争相为“抢抓机遇提升城市能级”献良策、建诤言。
深入调研摸实情
回顾城市发展史,襄阳在融入宏观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中,先后抓住国家布点三线建设、东风公司东移、中部崛起、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重大契机,抢先一步、重点突破,实现了借势蓄能、提档升级。
当前,国家规划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明确支持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将获得系列重大项目支持,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随着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襄阳作为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中部地区重要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融入大战略、对接大格局上有精准切入的先机和条件,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一系列政策机遇和红利叠加,襄阳发展即将迎来新的“黄金十年”,已站在提升城市能级的“新风口”。但也应看到,机遇激化竞争重组格局,追赶的步伐稍慢,就可能错失机遇、陷入被动,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与合作中被虹吸、被边缘。
据了解,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精准对接,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取得新突破,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为抢抓国家稳增长窗口机遇期,按照《2018年全市重大项目谋划责任分工方案》,全市共谋划储备53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075亿元,截至2019年5月底,我市在省库储备项目955个,估算总投资8107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同时,策划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和沿江文化旅游等6大类74个项目,规划投资2342.39亿元。截至5月底,市直部门对接国家投资专项,已申报2019年拟争取的各类项目210个,拟争取资金277.6亿元,全市共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29.6亿元。
市政协综合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从经济能级看,当前我市综合实力还不够强,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从创新能级看,自主创新动能不足,汇聚创新要素能力有待增强;从开放能级看,对外协作范围和领域还不广,集聚配置资源能力有待加强。
为此,调研组建议,把握大势找准提升城市能级新方位,绿色彰显,建成生态一流、灵秀典雅的国家沿江转型发展典范城市;创新驱动,建成经济数字化、治理智慧化的中部智能制造基地和区域数字产业中心;开放互融,建成引领区域、承接东西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统筹城乡,建成协调共享、包容增长的新型都市圈。
同时,明确推进城市能级提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推进区域制造业中心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通达辐射能力取得新突破,推进区域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取得新突破,推进区域消费中心服务功能取得新突破,打造领先区域的数字经济新高地,构建协调共享的襄阳都市圈新格局,争创敢为人先的制度创新新优势,建设温馨宜居的品质生活新家园。
委员建言重精准
“现在我们进行即席发言,请各位委员把握发言时间,直奔主题……”主持人话音刚落,委员们便纷纷举手“抢麦”。
“推进固废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设‘无废城市’,是襄阳实现减量化增长的有效切入点。”刘杰委员认为,当前我市固废处置存在磷石膏处置利用水平较低,垃圾分类仍然“粗放”,餐厨垃圾处理仍是“顽疾”等问题。建议推进绿色发展,强化政策引领;推进绿色低碳,优化末端处理;推进全民参与,做实垃圾分类;推进综合治“废”,加强协同监管。
对一座城市来说,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创造就业,也彰显城市特色和活力,让城市更有魅力,更能吸引游客。马璇委员认为,与大城市相比,襄阳的夜间经济培育才刚起步,发展并不理想,基本是商业主体自发探索,因为没有整体规划和打造重点,点面分散、集聚不够,特色不明,不成气候。希望我市能够重点打造“夜游汉江、夜游襄阳”“夜赏襄曲”“夜品襄味”“夜购襄货”等品牌。
“这几年,我有幸参与了襄阳智慧城市创建的一些具体工作,欣喜地看到,我市两化融合不断深入,政务信息化应用深入推进,但信息化项目建设仍存在着应用价值不高,维护成本高,运营价值难以体现等问题。”赵斌委员结合工作,对我市信息化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市委、市政府能重视项目顶层设计,强化需求调研以及项目自身的造血能力;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咨询服务,加快推动项目市场化进程;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提升能级补短板
听完委员们的建议,出席本次会议的市委书记李乐成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委员们对提升城市能级、加快襄阳发展这项工作,调研有广度、有深度,谋划成体系、有远见,建言中肯、务实,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提升城市能级一定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实践好,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体现政治自觉,使我们提升的城市能级真正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李乐成在会上强调。
李乐成要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路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做好深化文章,让新发展理念在襄阳大地上生根、开花。要在智能制造提升、医疗中心建设、教育扶持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具体的谋划。要不断培育争先创优的意识,用一流的工作业绩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要坚持以减量化增长为小切口,将高质量发展与当下的工作深度结合起来,迅速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切实提高城市的软硬实力。
要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目标。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真,工作作风必然漂浮,工作就会成为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我们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要思考群众满不满意,群众喜欢什么、反感什么,要通过抓住“守初心”这一根本要求去思考问题。
要以项目、工程为根本抓手。万丈高楼平地起,提升城市能级要从一个个具体事做起,以小切口做大文章;要努力提升精品意识,打造工匠精神,通过一粒沙、一个石子的不断累积,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内在品质、民生福祉、社会影响力。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者:初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