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襄阳已有13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融资授信

2024-05-20 09:34
490

5月16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经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高效运作,第二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开始落地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个房地产项目通过协调机制获得融资授信40.51亿元。


“政银企”合力


襄阳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1月,住建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月2日,我市迅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住建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襄阳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分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等部门为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列席单位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拟定实施细则,积极推进全市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按照标准严格筛选房地产开发项目名单。


在前期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市住建局多次组织召开协调机制联席会,以及召开由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构建全流程金融跟踪服务工作模式,搭建政银企合作对接平台。


截至目前,第一批7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授信金额23.9亿元,已发放贷款9.52亿元;第二批9个房地产项目已纳入“白名单”,其中6个项目获授信16.61亿元。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纳入房地产“白名单”的项目数量,还是获得融资授信的金额,襄阳都走在全省前列,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


应贷尽贷


一视同仁支持项目融资需求


今年,我市抢抓政策机遇,健全合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做到“能进尽进”“应贷尽贷”,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据了解,在第一批7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在第二批9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中,民营企业有4个,首次出现县(市、区)项目。


作为本地民营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民发集团在襄阳深耕多年,融资需求也甚为迫切,在第一批中,民发集团3个项目成功入选“白名单”。


民发集团总裁黄作滨认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对项目贷款的最终落地起到桥梁和督促作用,提升了效率,促进了发展。


建立绿色通道


专款专用保证项目建设


我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以来,一直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化险、发展“两手抓”,房地产“白名单”推送至金融机构后,金融机构与房企平等协商,自主决策与实施。


为加快项目融资尽快落地,住建、金融监管等部门还联合建立了授信绿色通道,及时将项目信息点对点推送到金融机构,并组织召开项目融资需求专题问题研究会,同时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授信速度。


“我们两个项目从纳入‘白名单’到银行贷款落地,前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襄投置业副总经理王静介绍,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缩短了融资落地时间,改善了企业资金流动性。


建立资金封闭管理制度,提供多种资金管理模式供银行和开发企业选择,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发放贷款,实现贷款审批、使用、偿还闭环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保证项目建设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目前,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领导小组正对第三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进行会商,力争6月中旬前完成名单确定,积极满足房地产项目融资需求。同时,加强调度,及时跟踪项目融资进展,加强项目常态化管理,全力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媒体记者 沈明晶 通讯员 鲁玥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