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襄寓有家保障性租赁住房摇号配租仪式在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788户家庭经过电脑摇号,顺利获得选房顺序号。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我市市区公租房房源筹集情况,经市政府同意我单位将在近期对“东城逸景”“紫薇学府”“汉丹沁心园”“紫薇馨园”“祥云”“祥瑞”“清河春晓”“水岸新城”“风神襄阳公社”“汉江水云间”“祥龙泰然居”“星火路和谐家园”“无锡花园”“西城秀景”“衡庄清馨园”“衡庄秀雅园”“邓城芳草园”“连山湖畔”“东津公共租赁住房小区”“东津世纪城”等20个小区2054套公租房房源,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摇号的方式进行配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月14日,伴随着最后一块楼层混凝土浇筑到位,东津城市新中心邻里中心1项目(以下简称:邻里中心1项目)正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近年来,襄阳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尽最大努力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 截至目前,襄阳累计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简称保租房)13745套,惠及新市民、青年人3.3万人。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了保租房,在襄阳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实现梦想。 坚持高位推进 构建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建广厦千万间,圆百姓安居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租房工作。为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我市相继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全市保租房公司组建、资产划转和房源筹集工作,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保租房工作。 结合地方实际,先后出台《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襄阳市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襄阳市区加快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房源筹集/房源配租细则》等政策,促进保租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公司宿舍条件非常好,可以实现拎包入住,配套设施完善,使我们能毫无后顾之忧地高效率投入工作。”作为一名来襄阳工作仅半年时间的青年人,华侨城员工张某伸出大拇指为保租房项目点赞。 据悉,襄阳华侨城文化旅游度假区二期文化科技园一期6#楼保租房项目拥有291间房,出租率100%,解决了近千名青年的住房问题。 青年人是城市的希望和未来。为了让来襄的新市民、青年人有房住,襄阳坚持以需定供,多主体保障住房发展需求。 发展“保障住房+人才安居”。发挥保租房企业与人才集团联动优势,统筹保障性住房建设租赁与人才引进安居,满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住房需求。 实施“保障住房+产业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园区进行定制化保租房开发,重点保障园区企业无房员工的住房需求,以住有所居助力产业发展。 推行“租赁住房+城市更新”。对新房租赁主打改善性品质需求、提高附加值;对老旧住房主推基本居住需求,进行更新升级、保留城市记忆。 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襄城区长虹南路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住宅130套,定向销售给市区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以及引进人才等群体。 多渠道筹集 汇聚保租房建设合力 走进航天四院42所人才公寓,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扑面而来,家电家具配备齐全,拥有独立的卫浴间和公共厨房,建在了青年人才的审美点上。 航天四院42所人才公寓是为解决航天高科技青年人才住房困难,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由企业自主投资建设的保租房项目,极大改善了青年人才的居住条件,吸引更多航天人才汇聚襄阳、逐梦苍穹。 据悉,襄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多主体投资、多渠道筹集,加大保租房供给。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收购、改建(造)、新建等渠道,累计筹集保租房13745套,让3.3万名新市民、青年人在襄阳安居。 引导多方参与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原则,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保租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筹集此类房源6756套,有力保障了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 盘活闲置存量房屋。引导城区将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租房,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闲置资源合理利用。据悉,全市累计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源956套。 大力收购优质房源。组织住保运管公司大力收购优质房源,做到中心城区全覆盖,并且户型多样,满足承租人多元化需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收购房源6033套。 创新房源配租方式。针对多元化的住房需求,提供毛坯、精装相结合的房源选择方案。优化配租流程,“线下+线上”常态化配租;建立“住保中心+运管公司+社区+物业公司”配租服务模式,进行精准配租。 提升居住品质 让新市民、青年人“住得起、住得好” “这个小区的配套设施、建筑品质、物业服务等都很好。”欣悦城业主唐先生说,“经过前期考察,对比了各方面条件后,我选择住在这里,非常满意!” 唐先生租赁的是两室一厅精装房,新房子宽敞明亮,客厅、厨房、卫生间里设施齐全。据悉,欣悦城小区共迎来463户业主,他们在精装房内开启新生活。 不仅有住处,还要住得好。为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生活与工作需求,襄阳在满足传统保障性住房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保租房居住品质。 推行“租赁住房+青年公寓/社区”模式。室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真正实现拎包入住。逐步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及公交站点,对老旧存量房源进行升级改造,为新市民提供舒心的高品质居住环境。 创新租金支付方式。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和住保运管公司开展“政金企”合作,创新保租房租金支付方式,通过保租房与公积金数据直联实现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直办,减轻新市民、青年人的租金负担。 “襄阳将进一步加大保租房工作力度,加大保租房供给,持续提升项目建设品质,提高保租房管理服务水平,加快青年社区建设,帮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在襄阳实现安居梦。”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市政协通报了2024年度七个“十佳”考评结果,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荣获“十佳政协提案办理单位”。我局已连续八年荣获该项荣誉。
前言:家乡,承载着无数在外漂泊人群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精神寄托。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是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重要时刻。当家乡的深情呼唤与春节的团圆氛围相互交融,碰撞出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事件——返乡置业。
据悉,襄阳将结合全省“年在荆楚 巳巳如意”新春消费季活动,在新春期间,谋划和组织开展1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并推出“乐襄购”促消费活动品牌。届时,襄阳市将通过深度融合襄阳文化特色与现代商业元素,着力活跃新春消费氛围。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序防范化解,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回升向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至18个城市,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超3400亿元。
为支持城市更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建筑品质,经市政府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专题会研究同意,现将《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21年(建筑工程篇•绿化篇)部分条款优化调整通知如下:
1月7日,襄州区举行综合民生支持政策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区住建、人社、教育、卫健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各自领域民生支持政策进行解读,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