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5日做客“2017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今年前两个月,62个城市中有23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同比增加50%以上,绝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70城数据,热点城市房价基本停涨,但三四线城市新房价格近几个月均保持上涨态势。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对经济增长、财政税收、银行业资产和利润增长都有很大的贡献。
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新定位下,如何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加快研究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或接受记者采访,就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问题献计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3日表示,房地产市场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基础性机制。但截至目前,只是采取了调控手段,如限购或调整对二套房、三套房的信贷政策,这并非治本之策。国际经验表明,房地产的“根”是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控制土地,通过卖地或开发来获得收入。但在此过程,要明确地方政府需留出足够土地财政收入,用以购置或控制一批房源,用较为平价的价格进行长期出租,支持本地经济发展。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中国经济能够保持6.5%以上的增长,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仍然面临三个有利因素和三个不利因素。
网民表示,中央对住房市场的定位,强调了住房的居住属性,而要落实这一定位,必须运用金融、土地、财税等“一揽子政策组合”,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长效机制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今年初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用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对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增加政府固定收入,抑制住房投机,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我国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选择。房地产税引发的疑虑有很多,能否既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能真正促进资金“脱虚向实”?这需要认真对待和考量。
2月2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副部长陆克华介绍房地产市场和棚户区改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