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消息,银监会近期要求信托公司控制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的行为,监管要求重点针对房地产行业以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
在部分热点城市加速推地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以来,中国5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大涨。
一直以来商改住项目就是市场发展的畸形产品,不过时至今日,伴随着本轮调控政策的升级,这一产品或将成为历史。继北京全面叫停商住产品后,上周五,上海和成都进一步出台政策,明确要求严禁把办公用地更改为居住用途,并对项目产品的开发、销售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我国楼市一直存在屡调屡涨现象。去年“9·30”热点楼市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短短半年间,热点城市及其周边房地产调控政策随之全面升级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上涨,但一线城市房价出现了集体下跌。作为需求最大的热点城市楼市,告别疯涨,出现回归理性的迹象。
本轮调控针对供给端有两个手段:一是严格规范房屋土地规划用途,严禁“商办工改住”(上海和北京最严格);二是住房“限售”,该政策在过往调控中几乎没有出现过。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构建住房市场稳健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曾经是楼市热议话题之一。有人说,开征房产税就是稳定住房市场的长效机制。也有人说,土地特别是集体土地的市场化改革才是住房市场平稳发展的长远之策。然而,经历了长时间的期盼与等待,这些所谓的长效机制却似乎始终未能面世。
讨论运筹多年的《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正在悄无声息中进入到最后阶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土资源部将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订案草案。这份草案形成后,将首先报请国务院审议。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24日表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查清我国房屋建筑(区)占地总面积15.31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山西省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