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住建部官网显示,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商业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小城镇建设任务重、项目多、资金缺口大,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商业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
自“3·17”楼市新政发布以来,北京楼市逐渐显露降温势头。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新政的药效已经显现。不过,面对近期北京土地市场的开闸放量,房企在土地市场上仍旧表现积极。房冷地热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
专家分析,一系列长短相济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短期内以“限”为主的调控不会放松;中长期看,土地制度改革、特大城市治理、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等措施将陆续出台,房地产业将实现软着陆。
今年的楼市传统销售旺季“金三银四”与往年有所不同,一波接一波的政策调控潮下,各热点城市的房价涨势得到遏制,市场进一步维稳。梳理近两个月以来的楼市调控潮可以发现,认房又认贷、限卖,已经逐渐成为各地热点楼市调控的标配。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于近日提出,力争通过3~5年努力,分批培育创建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这是李强任江苏省委书记之后,江苏省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首个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各路资本涌入,长租公寓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包括万科、龙湖、远洋等大型房企都开始涉水长租公寓,链家等中介机构以及互联网公司更是早早进入长租公寓市场。业内认为,在全国各地楼市调控不断升级加码的大背景下,长租公寓的万亿前景被房企看好;而另一方面,房企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转型寻求利润增长点是大势所趋。
近日,北京、南京、郑州、杭州均公布了供地计划,苏州、福州等热点城市则迅速推出大宗土地供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土地价格普遍偏高,这种“供地潮”能否真正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效果尚需观察。
4月初,雄安新区横空出世,相关概念股受到追捧,区域房地产市场暗流汹涌,朋友圈热传的“新区农民征婚”笑话,更是折射出身处其中的人们命运将发生的重大改变。
据记者统计,成都是继厦门、福州、青岛、杭州、广州、珠海、惠州、扬州、常州、长乐、启东、保定白沟新城之后第13个出台楼市“限卖”政策的城市。
一线城市楼市受到持续调控的影响成交量下降,涨幅趋缓,而二、三线城市楼市仍然需求旺盛,三线城市取代一、二城市,一季度成为全国房价上涨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