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城乡建设也要留住乡愁:襄阳助力湖北文物安全工作

2018-07-02 17:03
1418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湖北省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决定同意建立全省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要求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全省文物安全工作,构建文物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提升文物安全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


QQ截图20180702165552.jpg


文物是国家象征、民族记忆的情感依托和物质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民族的根与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曾在去年9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文物安全状况不断好转。

省政府如今建立湖北省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正是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有为之举。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北包揽文物之盛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灵山秀水之间,孕育成人文荟萃之地。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而后绵延不绝的荆楚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物古迹。

据相关统计,湖北省文物点有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全省有武汉、荆州、襄阳、随州、钟祥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的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的盘龙城。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及武术、汉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全省还有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阳古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文物之盛,可谓不胜枚举。


timg.jpg


正因如此,省政府此次建立了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其中,要求省住建厅指导和督促各级住建部门加强城乡建设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尤其值得称道。从具体指导和督促来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加强文物保护,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城乡规划,对危害文物安全且涉及城乡规划的违法行为进行核查处理。指导和督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让城乡建设凝聚起浓厚的历史文化情结,留下当地的文化乡愁。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

 

在湖北的各个历史文化名城中,襄阳历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曾对这座城市给予了极高评价:

“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

而襄阳诸多文物之中,古城不可不提。它是襄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襄阳被誉为“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正是因为拥有古城。古城承载了襄阳太多的历史文化,是襄阳人心中的文化印记。


20100701085844789.jpg


然而,襄阳古城目前的保护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城墙本体存在着现实的损毁风险;古城景观风貌提升不到位,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有很大差距;古城保护推进和落实不到位,雷声大、雨点小,效果不明显。

当然,对襄阳古城的保护一直从未间断。尤其去年5月1日起,湖北《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之后,襄阳古城保护成为襄阳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重头戏。并且,也一直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今年6月30日,襄阳市召开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专题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说,他要求,襄城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古城保护的目标路径,按照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2018年开始,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观;要突出重点项目,对照任务清单,在加快落实中逐步完善举措;要迅速启动保护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坚决落实到位。

正如专家学者所言:“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保护襄阳古城,也是在保护一方文脉,为襄阳保留住了最深厚的城市记忆。

 

展望将来,湖北省加强文物安全工作,让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颜。而像襄阳古城这样的重点保护文物,也将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助力城乡建设凝聚起浓厚的历史文化情结,留下当地的文化乡愁。

 

 


编辑者:秦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