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大城崛起 东津发力
——多维分析东津新区战略布局
每个新区,都有她独特的基因、鲜明的要素与幽微的密码。东津新区作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第一个城市新区,规划控制面积218平方公地里,起步区8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人,是湖北“一主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代表湖北省参与区域竞争的桥头堡、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点,承载着襄阳的梦想与未来。
▲东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锐
襄阳东津新区规划建设
东津,交通区位得天独厚。铁路交通方面,汉十、郑万、呼南三条高铁汇聚东津,相继开通、开工,未来将建成米字形的国家高铁枢纽,打造直通北上广深“四小时交通圈”;公路方面,我们坚持外环环起来、内环快起来,东西轴线、南北轴线建起来,着力打造市内半小时交通圈;航空方面,距东津20分钟车程的襄阳机场开通航线25条,通达30多个国内主要城市,正对标一类航空口岸进行改造升级。水运方面,周边的襄阳港区是湖北省五大枢纽港区之一,正在加快推动港口建设,打造对接长江黄金水道的千吨级航道,实现通江达海。
东津,公园城市呼之欲出。遵循“先规划再建设,先造景再造城,先地下再地上”理念,立足“把活水引进城区,把绿道连到社区,把体育嵌入城市”,着力实施水润东津、绿满东津、活力东津战略,先后建成了四条水系景观带、八大主题公园,正在建设襄阳全民体育中心,曾经的荒野阡陌发生了前世今生的蝶变,一座水城交融、水绿交织,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正逐步成型。
东津,产业引领着眼长远。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新区的产业定位,我们将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和交替领先的支柱产业作为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不断提升新区产业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强力招商,先后引进了华侨城集团、正威集团、中车集团、六化建集团、绿地集团等大中型企业落户东津。产城融合起步区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加速推进,蓝领公寓、白领公寓即将建成,5分钟生活圈让企业和员工生活便利,乐享其中。
东津,区域中心初具雏形。立足把东津新区建设成具有国际化水平、现代城市功能、能够承担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城区,市委、市政府在新区集中布局了市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规划展览馆、襄阳三中、中心医院、襄阳技师学院等重大公共服务工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华科工研院、华农襄阳本硕改革试验区、武汉理工大学襄阳分校相继落户东津,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分批东进,新区区域性交通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科教中心、医疗中心、文旅中心、战略性新兴高地的功能布局持续发力,有力提升了新区的功能品质。
东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建成立了新区行政服务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招建服”一体化服务模式,对每个落地招商项目做到“一个专班贴身服务、一张清单明确任务、一次例会加强调度、一个微信群互通有无”,用心用情提供优质服务。
东津,干部作风扎实过硬。新区干部秉承“创新创业创出新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新区特质,以“速度就是力量、力量就是速度”的责任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使命情怀,在关键时刻冲得上来、站得出来、扛得起来。
编辑者:阿童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