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绿色配送”让城市更环保
3月10日,天刚蒙蒙亮,一辆辆满载着生鲜食品的新能源厢式货车便从淘大集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驶出,开往市区各大超市(卖场)、农贸市场、小区便利店。
“目前全市共有3000多辆新能源车从事货物运送,与燃油车相比,经济实惠且环保。”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用新能源车配送货物不仅成本低,而且还能申请运营补贴。
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是防治大气污染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破解城市配送难的有效途径。自2018年起,我市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电动汽车、LNG等新能源车辆,引导培育配送市场主体,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网络。
经过努力创建,2021年8月,襄阳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联合命名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成为全国首批16个示范城市之一。
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是绿色货运示范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襄阳市对城市绿色配送新能源货车给予通行便利,并在示范区商超、社区、大型公共停车场等设置绿色货运配送车辆专用停车位及充电桩。
物流配送中心是绿色货运配送的重要节点。襄阳市加快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仓储、堆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公共配送中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配送节点网络,强化城市之间区域联动和城市对外辐射功能。
末端配送站建设用来解决绿色货运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今,襄阳市已在社区、高校、商务区等建设末端共同配送站和智能快递柜,为居民生活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
城市配送效率明显提高。中心城区大型超市(卖场)、连锁店等商贸流通企业采用共同(集中、夜间)配送的比例达到60%,单位物流配送成本下降16.7%。
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通过引导培育,淘大集、好邻居连锁超市、东风工贸新能源等多家市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充分发挥了企业在城市配送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将绿色货运配送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培育物流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长效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具体化、项目化推进我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市科技局多措并举推进示范创建宣传
近日,市科技局积极推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全覆盖、多方位、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在全市科技系统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工作责任。市科技局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工作,组织学习了《襄阳市关于深化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工作方案》,制定了《市科技局关于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进一步明确了宣传重点、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提高了干部职工开展创建宣传活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和相关科室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治政府创建、科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集中学习,该局领导班子和局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积极向全市创新创业主体宣传法治政府创建知识,努力形成全员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
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通过横幅、展板、海报、视频等方式,在办公楼、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广泛开展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工作,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认真总结全市科技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验,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法治政府创建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让示范创建工作在科技系统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编辑者:二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