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区环境改善,历来是各国政府社会治理的大难题。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较好地解决了人居问题。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我国已完成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3296万套,加上2017年计划开工的600万套,这一数据达到了令人惊叹的3896万套。即使考虑到从开工到完成的时滞,也有3000多万套。近1亿住房困难群众由此告别棚户区,住进现代化的安置社区。
随着2016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北京等热点城市和部分三四线楼市依旧延续了销售火爆的态势,引发新一轮限购政策出台。市场关于楼市挤“泡沫”之辩再次升温。现在是否已经到了挤“泡沫”的时候,怎样挤“泡沫”才能挤而不破,是这场辩论中最热的话题。
3月16日,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了《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及《2017中国房地产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15日在北京表示,到去年底,中国已有1000万户居民住进了公租房,有关部门在推进公租房建设的同时,也在推进公租房货币化。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
财税体制改革关系重大,在涉及到几个税种中,房地产税最牵动人们的神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实施推进改革”,按照分工要求,房地产税在2017年要见成果,但是一直以来房地产税说了几次要出台,却都无果而终。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回答棚户区改造相关问题时表示,从今年准备情况看,项目好于往年,中央的资金支持力度大于往年,今年更有条件全面完成棚改任务。同时,在整个棚改的安置过程中,国家大力倡导、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
年初流行一个段子:每到春节,北上广的Mary、Vivian和David陆续回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不过,故事到这儿并未结束,北上广的筒子们发现当地房价已经超越了大家想象时,转而回到家乡购置房产,或者转向大都市圈周边的三线城市安家置业。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房地产税成为热词。除了“什么时候来”,房地产税“长什么样”也成为讨论焦点。围绕着房地产税征收范围、征税税率等设计“细节”,与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展开讨论。
记者近日在天津、浙江、海南等多地采访了解到,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需要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有产可依”则让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有了“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