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2月14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2017年房地产调控主基调——去库存与放泡沫并举,并加快研究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在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显著。国家统计局2016年1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09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427万平方米,全国房地产库存量已经连续减少9个月。
刚刚进入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1.4%,是年度的次高点,宏观经济形势整体看上去正在企稳。不过对于2017年来说,中国经济依然会面临三大问题的考验——即经济的“房地产化”如何转型、人民币贬值预期如何逆转、中国经济如何“由虚转实”。这三大问题能否处理好,将会直接影响2017年中国经济的走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体现楼市“速冻”:15个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房价趋稳,市场降温迅速。截至去年11月,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仅上涨0.4%和0.3%,双双回落。这与热点城市曾出现的动辄“4%”上下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
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购租并举”、“先租后买”的住房消费模式,被认为是建立楼市长效机制最重要的内容。其中,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机构租赁,又被认为是培育和发展租赁市场的抓手,近期管理层在多个不同场合也强调这一点。
从全球来看,租赁市场和销售市场本应是住房供应等量齐观的“双引擎”。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呈现“租赁弱、销售强”的跛足前行态势。近期,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购租并举”“先租后买”的住房消费模式,被认为是楼市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楼市“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环。其中,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机构租赁,又被认为是重中之重。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从年初的降首付、降契税到年末各地限购政策的频繁出台,房价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2016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一年?明年的房价会不会降?怎样摸清房地产市场的“套路”?我们帮你问了问几位专家。
最近看到一连串有关房价下跌的文章。但这跟笔者实地看到的情况有所区别,有的甚至还截然相反。比如近期在苏南、苏北、山东淄博、合肥等地,都出现了抢购的态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乱象颇多,但最乱当属信息之混乱,而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不公是信息的垄断和不公。从城市规划到土地供应,以及房价的统计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基本都是一笔糊涂账,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诺奖得主阿克洛夫所言的“柠檬市场”。
热点城市住房租金下跌了。数据显示,2017年4月份,上海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09%。这是自2016年12月以来,上海房租连续5个月下跌,也结束了自2008年10月以来连续90个月上涨。截至今年4月,上海房租同比跌幅已扩大至4.77%。同时,自2016年8月,深圳房租整体已连续9个月下跌。参考中原指数,京沪穗深及南京等重点城市2016年底以来租金集体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