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襄阳规划建设城市风道 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

2017-11-27 15:58
3542

城市风道,啥新鲜玩意?!


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为了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促进空气流通,缓解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宜居性,由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联合编制的《襄阳市城市通风廊道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近日通过专家评审。


146456685.jpeg


《研究》主要分为气候论证和规划研究两大部分。采用遥感技术,在分析现状城市通风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规划得出襄阳市通风廊道体系,包括风道区、作用区、补偿区、风道口等。


我市通风廊道分别按照一级风道、二级风道两个层级控制,其中一级风道初步定为六条,主要考虑构建城市通风系统骨架,结合江河水系、绿地、开敞空间等一些通风潜力较好的区域进行划定,宽度在150米以上。二级风道主要考虑打通城市风环境微循环系统,结合城市中小型河流水系、规划主次干道等进行划定,宽度控制在50米以上,并且将城市山水资源以及大型城市绿地作为补偿空间,提供新鲜风源。


此次评审会邀请了规划、气象、环境监测等行业的专家,专家建议继续加强资料的收集和完善,以问题为导向,对接城市总体规划、控详规及城市设计,为襄阳绿色发展、缓解热岛效应、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146456686.jpeg


“城市通风廊道(即风道)”一词源自德语的“ventilationsbahn”, 由“Ventilations”和“Bahn”组成,分别是“通风”和“廊道”的意思。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很少提及这一概念,相近似的说法有:“通风走廊”、“绿色风廊”、“楔形绿地”、“绿色廊道”等。


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 缓解城市热岛、 改善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措施, 对局地气候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HongKong Planning Standard andGuideline)》中的《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指引》于2006年首次在城市规划中列明城市通风廊道(风道)的定义及功能:“通风廊应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例如主要道路、相连的休憩用地、美化市容地带、非建筑用地、建筑线后移地带及低矮楼宇群;贯穿高楼大厦密集的城市结构。通风廊应沿盛行风的方向伸展;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保持或引导其他天然气流,包括海洋、陆地和山谷的风,吹向已发展地区”。


北京将构建5条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形成通风廊道网络系统。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严控建设规模,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来源:襄阳政府网)


编辑者:秦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