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旗招展,人头攒动,车龙静待,大江腾凤。
襄阳市民翘首已久的凤雏大桥通车仪式,6月24日上午10时,在凤雏大桥樊城桥头举行。
现场,数千名来自市直机关和住建系统各单位职工、各长跑协会的跑友、以及市民群众,伫立在崭新的凤雏大桥上,共同见证和分享凤雏大桥开通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襄阳市副市长何飞宣布凤雏大桥通车后,二十余辆东方风神轿车和公交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过大桥。接着,襄阳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厚安打响了全民健康跑的发令枪。一时间,凤雏大桥上,人流如潮,向桥的那一端奔涌而去。许多市民也扶老挈幼,漫步桥上,赏新桥,观江景,纷纷用手机,留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凤雏大桥位于襄阳市中心城区,北起樊城区长征路与大庆西路交汇处,南至襄城区庞公路与凤雏大道(原名星光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2.6公里。跨江主桥为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长756米,主跨378米,主塔为钢混结合门型架结构,其中1号、3号边主塔位于汉江两岸,塔高61.9米,2号中主塔位于汉江江心,塔高69.8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行车时速60公里。
凤雏大桥于201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市住建部门积极发扬“住建铁军”的顽强作风,克服征地拆迁、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住建部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推进,如期完成凤雏大桥建设任务,于6月17日顺利完成竣工验收。该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液压抓斗成槽工艺在最小直径圆形地连墙中的成功应用,实现世界上首例大体积UHPC材料在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成功应用,共取得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质量成果8项。今年5月,以此桥为依托的“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价委员会认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凤雏大桥为汉江首座、世界上第四座三塔式悬索桥。至此,襄阳汉江上的人行大桥,又填补一项结构空白。汉江一桥,为全钢桥身结构的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汉江二桥,即长虹大桥,为梁式桥,汉江三桥,即卧龙大桥,为斜拉索桥,东津大桥,为下承式拱桥,而凤雏大桥悬索桥的建立,标志着襄阳城市区域的汉江上,已经完备具有当下世界大型桥梁建造的主要的结构类型。每一座桥梁,都是独特的视觉享受,都是独特的城市景观。
编辑者: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