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一座城
作为一条环城交通大动脉
内环线不仅是
襄阳“一心四城”的重要纽带
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繁华走向
更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格局
承载着襄阳人建设中心城市的伟大梦想
开工仪式现场 全媒体记者沈明晶 摄
4月7日,我市举行内环提速改造二期工程开工仪式,二期工程全长约30公里,总投资约105亿元,五个标段同步开工,计划两年建成通车。
此次开工的五段分别是内环北线东段、内环北线西段及内环西线北段、内环西线南段、内环南线、内环至襄阳东站连接线及内环至襄阳机场连接线,基本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及交会处“互通立交”方式展开。
项目概况
内环提速改造二期工程共包括5段,分别为内环北线东段、内环北线西段及内环西线北段、内环西线南段、内环南线、内环至襄阳东站连接线及内环至襄阳机场连接线,主要对现状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全长约30公里。项目设置15处立交节点,22条上下桥匝道,4座人行过街天桥。其中,新建桥梁19.2公里,通道1.2公里。
内环北线-内环东线立交节点
双环式苜蓿叶立交
●地面层为平面灯控路口,地下一层为南北向内环东线通道,地上一层为南往西左转匝道,地上二层为东西向内环北线高架桥,南北向集散道桥位于地上三层,环线方向以及环线与机场方向左转采用半定向匝道。机场与东外环方向、东外环与东津方向左转采用环圈匝道。
●近期实施南北向通道以及环线方向和环线与机场方向匝道。
内环北线-内环西线立交节点
双环式苜蓿叶立交
●新建四条定向右转匝道,交通量最大的东往南方向新建一条定向左转匝道,交通量其次的南往西方向新建半定向左转匝道,交通量相对较小的北往东、西往北方向新建环形匝道。其中地面层为平面灯控路口,南北高架桥位于第二层,东西高架桥位于第三层,东往南定向左转匝道位于第四层,其他匝道连接第二层和第三层。
●近期实施主线桥及东向南、南向东、南向西三条匝道。
内环西线-东西轴线立交节点
双环式变形苜蓿叶立交
●新建南北向内环西线主线高架和8条转向匝道,形成全互通枢纽立交。节点为三层式全互通立交,地面层为平面灯控路口,高架一层为东西轴线高架桥,高架二层为内环西线高架桥。
●全部实施,形成全互通枢纽立交。
内环南线-汉唐大道立交节点
分离式立体交叉
●汉唐大道主线高架上跨内环南线,地面辅道与内环南线地面辅道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形式。
内环南线-庞公路立交节点
分离式立体交叉
●内环南线主线隧道下穿庞公路。庞公路与内环南线地面辅道采用灯控的交通组织形式。
内环南线-内环东线立交节点
双环式变形苜蓿叶立交
●内环南线及内环东线辅道位于第一层,内环南线高架位于第二层,内环东线高架位于第三层。
●实现环线之间交通的快速转换,以及高铁站片区与中心城区交通的快速转换。且地面所有方向均可通过灯控道口转向。
襄阳东站连接线-鹿鸣路立交节点
分离式立交
●襄阳东站连接线采用高架方式穿越鹿鸣路,快速通行,形成2层分离式立交。
●主线与相交道路通过两侧地面辅道进行交通转换。
襄阳东站连接线-高铁南路立交节点
分离式立交+定向匝道
●主线采用高架方式上跨楚城路、高铁南路,快速通行,形成2层分离式立交,主线与相交道路通过两侧地面辅道进行交通转换。
●新建内环南线至高铁南路方向左转匝道,以保证内环南线到高铁站的快速通行需求,远期建设高铁南路至内环南线方向右转匝道,以保证高铁站到内环南线的快速通行需求。
襄阳大道-无锡路立交节点
分离式立交
●采用分离式立交,襄阳大道主线上跨无锡路,地面层为平面灯控路口。
●主线与相交道路通过两侧地面辅道进行交通转换。
襄阳大道-机场路立交节点
部分互通立交
●襄阳大道主线上跨机场路,东向南方向设置左转匝道。左转匝道设置于三层,襄阳大道主线高架设置于二层,机场路为地面层与襄阳大道辅道形成地面灯控平交道口。
●近期实施东向南左转匝道。
机场路-深圳大道立交节点
分离式立交
●采用分离式立交,机场路主线上跨深圳大道,地面层为平面灯控路口。
城市建设,道路优先。内环提速改造项目是在现有内环线基础上的改造升级,是襄阳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的核心支撑,是丰富城市形态,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的重大突破口,是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
编辑者:二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