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奇妙生长|神鹿承载的是对自然牧野的追忆和向往

2021-03-29 10:00
2346

1.gif


【本文约2425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

# 奇妙生长 #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似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愈发向大都市聚拢,繁华和热闹交织在城市里。在行色匆匆的城市繁华背后,似乎找不到可以停留驻足的安宁。


城里人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多少年后归隐山林的梦想,也许是在年老后,可以舍弃一切的热闹,与山、与水、与森林、与动物、与自然相依。


襄阳鹿门山向来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积淀着历代文人吟咏山水的意趣,是襄阳传统文脉的重要象征之一。


艺术家曹晖以山中神鹿为表现对象,切合襄阳的历史文化传统,以梦幻般鹿的形象,勾勒出了古人、今人对自然牧野一以贯之的追忆和向往。那虚实之间交错的鹿,拨开迷蒙的云雾,等待城市的人们。


以后终归是以后,未来终归是遥远,倘若能够求得熙熙攘攘现实中的一片神奇密林,与自然相伴,即是生活给以我们的最大慰籍。


2.jpg

◎鱼梁洲白桦林实景图


· · 《奇妙森林》


材料:玻璃、不锈钢等综合材料

尺寸:350x240x160cm


作品《奇妙森林》在奇妙小镇入口处营造一个奇幻、神秘、清幽、隽美的诗意景观:一头神鹿在云雾飘渺的林间悠然地漫步,突然停下脚步,注视着眼前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欲言又止。观众从正面观看,神鹿在迷蒙云雾的烘托下,清晰得纤毫必现,栩栩如生;从侧面观看,云开雾散,神鹿遁于无形,消失在熙熙攘攘的现实社会之中。真实与虚幻交替浮现,让人难以分辨。


作品充分运用玻璃材质,营造清澈而空灵的美感,将“奇妙森林”隐于都市的意境,用锐利晶莹的视觉质感呈现。



3.jpg

曹晖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第四工作室主任,博士


4.jpg


际会风云艺世界



Q:

用三个词形容襄阳。


A:

风云历史、悠悠汉江、幸福面馆。


Q:

用一句话形容初次走入公共艺术节现场的感觉。


A: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公共艺术节活动。



5.jpg

创艺是一件脚踏实地的事   



Q:

创作营生活中,哪些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A:

本次驻地创作活动并没有安排大家入住酒店,而是做到了扎扎实实地“驻地”——驻扎在工地大车间、房车里。这样特别的环境中,大家共同生活,24小时彼此都不分开。同时,活动提供很多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Q:

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否遇到了瓶颈,是怎样克服的?


A:

作品的制作涉及多个技术层面,需要充分调配人手,在材料、技术、工艺、造价、工期上达到可控可实施的目的。



6.jpg

时空交错对话

在都市中发现永恒的渴望



Q:

在参加此次创作营前,您之前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哪里?是什么激起了您创作的欲望?


A:

最近的公共艺术创作是根据当地自然风景或者历史人文有感而发。身处现代生活环境,对历史人文的回溯。


7.jpg

◎《奇妙森林》模拟空间效果图


Q:

在您的艺术生涯中,是否有您个人特别喜欢的作品,哪个艺术风格对您影响最为深刻?


A:

太多了。凡是有意思的表达都能勾起我的兴趣。我的标准并不在乎是不是名家,而是有趣味的表达。哪怕是小动物无意中作出的举动——一条狗尾巴在地上扫个圈都能吸引我。一切有趣的表达都能打动我。


Q:

您怎样理解“奇妙生长”?


A:

“奇妙生长”是一个有关历史和现在时空交错的对话关系;也是艺术家个体作为陌生的进入者,对一个特定空间和时间的感悟;当然,也可以理解成艺术家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


Q:

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它和襄阳的关系是什么?


A:

我为这次活动准备了两件作品方案:一件是作品《沉碑问鱼》,来源于对曾经发生在襄阳这个地方的风云往事和历史人物的缅怀;另外一件是作品《奇妙森林》,以现代人因城市生活的困顿而产生对心灵的需要——对自然牧野的追忆和向往。


8.jpg

◎《奇妙森林》模拟空间效果图


Q:

您的作品是怎样和奇妙镇结合的?


A:

钢筋水泥的楼盘当中,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自然动物——这种异象以一个交叠的方式呈现。它是一个不可能的奇遇,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奇妙就在于此。


Q:

您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观众会在怎样的情景下与您的作品相遇?


A:

作品通过玻璃内雕叠加的方式透显出一只在密林中的梅花鹿;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神秘力量。作品与繁华街区的反差,凸显出人们回归自然生态的愿景,使观众得到心灵的温暖与慰藉。


观众进入商业区里购物、娱乐、品尝美食,沉湎于都市生活繁华与喧嚣之后,在转角处,与作品不期而遇,被勾起一种温暖倾心的视觉体验。


Q:

对您来说,您的作品做到了怎样的突破?


A:

我把我的足迹、我的作品带到襄阳这个曾经让我少年时候向往的地方;似幻似真的图像表达,勾起我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Q:

再过10年、20年,您会怎样看待曾经留在奇妙镇的艺术作品?


A:

无论过了10年还是20年,存在于奇妙镇的艺术作品都是这个地方发展与成长的见证者。《奇妙森林》这件作品,不仅陪伴着奇妙镇市民的都市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传递下去。


Q:

公共艺术强调生态环保,在您的作品上是怎样体现的?


A:

渴望自然环境的回归就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诉求。作品从精神理念上传递环保意识,并不是单纯地运用环保材料。


Q:

您对公共艺术节的未来的期待?


A:

襄阳模式是个很好的模式,希望这个模式在更多的地方得到推广。


9.jpg

◎艺术家在驻地创作现场



10.jpg

公共艺术建构历史人文

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Q:

古城文化底蕴与现代艺术之间如何共融?


A:

现代艺术以一种新的面貌、新的形式,把握古城文化的韵味,展现古城文化的魅力,建构历史人文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



11.jpg

城市如何改变

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变



Q:

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会带来怎样的宜居性?


A:

公共艺术营造了新的生活氛围,打破以往的常规印象,丰富了都市风景,使市民暂留、驻步,重新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


Q:

公共艺术节与文旅之城,如何相互成就?


A:

艺术节是打造文旅之城不可或缺的一环,吸引艺术家们的聚集;艺术家们集思广益,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出谋划策。同时,文旅之城的规划理念与践行,是推广艺术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PUBLIC ART#



公共艺术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气质与底色,华侨城公共艺术节在作品和公众之间搭建一个自由且平等的对话平台,让艺术真正地进入生活,用文化艺术链接襄阳千年人文历史,润养一座城市的诗性,让艺术家自由发挥以梦为马,营造充满魅力的天地,创想美好的新襄阳。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23.jpg

13.gif



编辑者:阿童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