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都贪婪的时候冷静,在别人都冷静的时候可以贪婪。这是过去十年楼市最血淋淋的教训。
今天聊聊过去20年里,购房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也就是病,这10种病,得越多很可能你失去的就越多!
第一种病:感觉贵再等等!
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该是你的早晚会属于你。 很多人都觉得买房不着急,等等再说。再在过去20年,房价在等等过程中,从四位数涨到了六位数。
上图是15年前的房价,南四环的房价还在4000多,最贵的长安街也只有1万多。
北京这几年的总基调是控制人口,住房的限购限贷,对租赁市场的大力整顿,都是为了控制人口,产业外迁,所以长远看,北京只有是住的地方房子都会值钱。
所以等是最要不得的想法。买房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安定,年薪60万还租房的简直不可想象。
第二种病:只买涨不买跌:
房地产调控从来都是有效的,历史上,只要调控房价肯定是跌的,但总是小跌就开始放松调控,大跌就出台刺激政策。
2015-2016年的上涨并非市场自发,是连续多次政策刺激下出现的。
跌的时候不敢买,涨的时候拼命买,这其实是最错的想法。市场大趋势是房地产不会崩溃,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在下行一段周期后,购入的收获最大。
第三种病:迷信专家
有很多自诩为“房产专家”的人士他说的一些购房理论知识可能你没听过,以为很专业,其实不见得,这些人里面不排除其中很大一部分恐怕连房子都没出来看过,大家在看房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对这一方面不了解就觉得别人说的很有道理,对于那些没买过房子人士提供的建议,不要毫不犹豫地去相信。
动不动预测中国房地产未来一年涨跌如何的都是骗子,因为中国房地产并非完全市场经济,走势非市场化。而且从全国看,实际分化非常明显。一个字涨或者跌,也不代表全国。
第四种病:买房不如租房
买房子或是租房子都是非常个人的事,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没必要做绝对的判断,而且每个阶段的情况都不同。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即使短期内,买房的压力会大一些,但比租房更有奋斗的目标。
第五种病:迷信广告宣传
购房最怕只看广告,更应该实地考察。对于大部分房地产期房广告来说,都存在明显的浮夸现象。
第六种病:只买便宜不买贵
别因为单价10万就嫌贵,别因为单价1万就疯买。即使总价一样好,城区的小房子远比郊区的大房子保值。
第七种病:贪大求全
手头有钱付首付的时候,看房永远带着挑儿媳妇的眼光,嫌七嫌八。楼层不行,朝向不好,阳台太小,客厅不好,一个厕所,格局一般……不停地嫌下去,嫌到能付得起钱的首付,变得付不起。
第八种病:提前还贷
对于全国99%的普通人来说,能从银行借到超过100万的机会只有买房过程中,而很多人借了钱后,很快的就还了。
第九种病:买生不买熟
很多人在一线城市没有购房资格后,就会全国买房,但实际看,其实在熟悉的城市机会远远比陌生城市更多。
第十种病:跟风买房
买房别扎堆,普通人买房一定要考虑逃生指数,看着涨的多,卖不掉有什么用?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首选是有学区有地铁的住宅,然后是城区住宅、公寓,最次才是郊区。
编辑者:曦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