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其初衷是为了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改善危房项目的居住条件。目前的拆迁补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货币化补偿;另一种就是安置房;在过去这些年,大多数城市采取的都是货币化补偿为主,安置房为辅的方式,主要目的是去库存化。但是,随着去库存化目标逐步完成,今后的棚户区拆迁补偿方式将会主要倾向于安置房,过去那种靠拆迁一夜暴富的情况会不复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省市对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方式开始急剧变化。在天津,这一数字从2万调整为6500。河南省单位数量由50万个减少到15万个。四川省将这一数字从25.5万降至15万。山西省将有32,600套住房,低于去年的125,200套。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常委会明确提出,要调整和完善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现行政策。该意见指出,商住存量不足、房价压力过大的市县应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政策。据统计分析,2016年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为48%,2017年货币化安置比例高达60%。因为这些政策福利,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暴富拆迁的现象,大批人手里有了巨款,原先安身的住处被拆掉,他们转而涌向房地产市场,所以有人调侃:辛辛苦苦上下班,反而不如人家坐等拆迁。购买力的大幅度提高,也是最近几年房价暴涨的一大助力。
从整体来看,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补偿分道扬镳是一件好事。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到手的人民币显得更亲切,但是如今这样高的房价,又有多少人得到补偿款后,能够毫不犹豫地买下一套心仪的住房?想靠着拆迁一夜暴富,以后人生只剩享受的“拆二代”将不复存在。
棚户区改造去货币化的逐渐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房价继续上涨,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息息相关的福利,今后再想买房压力也会相对小一些,生活水平也会更高一些。
来源:襄阳市物业管理协会(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编辑者:星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