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襄城区重点项目建设迎新气象

2017-01-11 15:03
6511

6年未畅通的汉唐大道(原闸口二路)南段7天被打通,影响汉十铁路施工的一处砖厂顺利实现搬迁,影响卧龙古镇建设的一处养狗场也在一个月内被拆除搬迁……2016年12月以来,襄城区重点项目捷报频传,多个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11701227.jpg

1月2日晚,卧龙镇干部陈伟、黄耀、和李辉放弃了休假,来到辖区内一单位的家属院,对征迁房屋进行测量评估。“入户评估只能用晚上和节假日进行。”陈伟说,自参与这次征迁工作以来,已连续5次“把假休在工作现场”。

自2016年11月下旬开始,襄城区调整“棚改征迁”责任主体,形成以区直各责任单位为主、社区服务配合的模式,以推动“棚改征迁”工作。一批年富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村、镇干部被抽调到城南、檀溪二期和庞南3个“棚改”项目区。

“大会战”带动全区一盘棋。襄城区调整全区重点项目建设部署,成立了区重点项目建设总指挥部和19个重点项目指挥部。

笔者在襄城区重点项目总指挥部看到,一幅“作战示意图”将全区19个重点项目的坐标、简介和指挥长等信息标注其中,“打仗”味儿十足。总指挥部与区住建局、区“马上办”集中办公,减少中间环节。每个重点项目明确一名区“四大家”领导担任指挥长,并赋予临场决断权,政府范畴内的决策可由各重点项目指挥长决断,一天之内走完相关工作的流程。

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沈有全说,现在如果有重要问题需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签批的,可以直接发电子版,不用再等待领导当面签字。

同时,各项督促措施也随即开展。“马上办”通过开发“‘马上办’手机报”,开设《领导在一线》《一线简报》《前沿先锋》等栏目,每天推送给区“四大家”领导和科级干部。

襄城手机报编辑聂鑫说,手机报就像一份工作即时台账,每天都会搜集19个重点项目指挥部指挥长的工作动态和项目进展情况。总指挥部的3名副指挥长,每人在10天的时间内督办六七个项目,分片督办项目进度。而每月两次的现场会,更成为各个项目加快推进的“催马鞭”。

此外,襄城区还全面建立健全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大督查、大问责机制。把推进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锤炼干部能力,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的抓手。对党建工作弱化、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由“问责办”进行问责,凡被问责的事项在3至5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区纪委副书记张随芳表示,“问责办”对苗头性问题将用检查、约谈等方式,多提醒、多敲打,使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总指挥部在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襄城区各“棚改”项目完成征迁1302户,占已完成征迁总数的20%以上。“星光大道”项目腾地长度达到3300米,已经完成所有的房屋评估工作。辖区内蒙华铁路项目、汉十铁路项目红线内征迁工作已基本结束,卧龙古镇项目配套的3条市政道路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

 

编辑者:王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