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房市场,学区房一直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择校而居也成为影响家长们首次购房或置业升级的重要因素,现行的就近原则等招生政策吹热了一些学区的周边房源。家长在为孩子购置学区房时要特别注意户口迁移、片区调整等问题,否则会弄巧成拙。
小学阶段:
在满足“双一致”的基础上,落实户籍最关键,买房时必须确认原来的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购买;以当年学校所在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信息为准;多方考量打听学校所在区域的动态情况,实地查看该区域是否有重大的城市建设规划,楼盘是否纳入了旧城改造的范围,通过校方了解学位和生源是否匹配等等。
初中阶段:
孩子可能划分到区域内较远的学校,如果家长长远考虑,可以提前考察那些小学、中学能同时兼顾的“学区房”,在考察之前,不仅仅只是考察物业地址与小学片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察小学与之对口的中学,如果中学也是名校,则不要轻易错过。
高中阶段:
子女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业余时间少,家长就应该考量到出行的便捷程度,楼盘的商业配套、医疗设施、甚至楼盘居住人群的整体素质等,尽可能地让孩子生活上节省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买学区房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还贷能力确定购房预算。
一般来说,名校学区内房源主要有次新房和老工房。资金实力雄厚的家长可以将改善需求和学区房需求结合,购买较大的中高档次新房,举家搬迁至学校附近,孩子既能就近入学,又能改善住房条件。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卖掉现有住房置换学区房,牵涉到先卖后买两个步骤,最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避免因为某一环节出意外,延误户口迁入而影响孩子入学。
还有一类家长不打算举家搬迁,资金预算也较低,可以选择购买学区内的小面积老工房,只把家庭人员的户口迁入,再将房屋出租。不管购买什么房源,都要问清楚户口对应什么居委会,再向学校招生部门或教育局负责招生的部门咨询,确定是中意小学对口居委会的,再出手购买。
第二步,充分考虑各种可变因素。
各名牌小学和初中招生简章每年都有些细微变化,而每年报考人数众多,学校招生名额有限,有的学校不得不提高门槛。例如,教育部门原则上规定,只要户口是在报名之前迁入对应学区就可入学,但是学校在具体操作时对户口迁入年限提高了要求。
第三步,适当考虑对口中学。
考什么样的大学,高中很重要;考什么样的高中,初中很重要。而现在小学升初中也是对口的,一定就是九年。因此,不仅要考虑学区房对应的小学,也要适当考虑对口中学的实力,再做决定。
选购学区房的六大注意事项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不少家长高价购买学区房,甚至不惜卖大换小,祖孙三代挤在50平方米的小屋里,只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何购买学区房?小编提醒家长六点注意事项。
1、客观看待“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是指在距离居住地一定范围内的学校就读。上海市教委解释说,“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概念,而非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能就近入学。有些楼盘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号称“学区房”,对此一定要当心。
2、尽早落户是关键所在
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由于产权过户与户口迁移并不是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是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而后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必须是原有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否则,即使产权属于自己,但仍有可能会面临由于房中仍有户口未能及时迁出而无法办理迁入手续的尴尬局面。由于特殊原因,有时卖方会推迟户口迁出时间,对于类似情况双方应书面约定户口迁出的时间及违约责任。
3、学区房不宜购买过早
首先,学区房每年都有变化。是否属于名校对口的小区,应以当年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信息为准。其次,还要面临学校搬迁的风险。因此,学区房不宜购买过早。一般来说各区规定不同,提前1-3年考虑即可。
4、好学校不是全部好师资
学区房也有重点班和地段班的区别。一位懂行的家长告诉记者,重点班配备的都是最好的老师,班里的学生要么是考进来的,要么就是“条子生”。地段班的老师有时候还不如普通小学里的老师。
5、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到底怎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不同的家长自然有不一样的看法。给孩子选择好学校没有错,但是不能忽略孩子的个性特点。比如,孩子对音乐、美术的兴趣浓厚,可以考虑就读以艺术教育见长的学校。孩子比较顽皮好动,适合教育环境比较宽松、重视孩子天性的学校教育。教育风格比较严厉的学校,则比较适合乖巧、听话的孩子。
6、自住投资考察大不同
对于自住需求,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居住的舒适性。除了要考虑到出行的便捷程度、商业、医疗等,还要考虑小区居民整体素质,以及房屋所在位置、楼层、朝向、房型等。对于投资需求,在子女报户口等教育问题解决后,一般就会将房子出租,因此不妨考虑面积较小一些的房子。
编辑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