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载13人的电梯,挤入18人,工作人员劝说半天,没人肯下来。结果,电梯从一楼下坠到负一楼,18人被困。这是发生在襄阳某写字楼的一幕。18 个人谁也不愿等下拨,结果一起坠落。耽误时间事小,一名女子竟被憋昏,万幸没导致坠亡,否则后悔莫及。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妇孺皆知,电梯如果超重了就该本能地退出去,就这么简单的举止和道理,难倒这些号称白领的人都是这么的“糊涂”。据写 字楼的一位上班人员说:“像今天这样的电梯事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而且每一次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劝导,包括让大家去排队,可是这样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缓 解。”那么,为什么上班族们还是这样的拥挤,不去礼让呢?
“中国式乘电梯”现象不仅在湖南,近期全国各地都发生过这样因为超载满员而导致的电梯事故。我们不免要问,各地电梯频频出事,除了电梯本身维护 保养不力,过度乃至“暴力使用”要负多少责任?多次超载下坠,还有人铤而走险,与其说是安全意识的缺乏,倒不如说是礼让意识的缺失。
上班族可能要赶时间,怕迟到扣工资,难处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常年累月地等电梯,确实会“浪费”不少时间。可是,拿生命与时间赛跑真的“伤不起”,用生命赌安全谁都赢不了。更何况你这一挤挤坠了电梯,也挤掉公民的素质。生命不能盲目“节省”,懂得舍与得,才是人生的真谛。
“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都赶不上了。”这句话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去年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2%受 访者感叹当下社会礼让精神的缺失,有63.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缺失,另外还有62.7%的受访者认同“谁让谁吃亏”的说法。可能,目前一些客观因素,比 如人口多和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确实加重了一些人的竞争心理。从经济学上讲,竞争的确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不过现实生活当中不是枯燥的经济学原理,道德和 人性也不能用数字与效率来衡量,更何况在这起电梯事故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无秩序的竞争和规则意识的缺失。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礼让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甚至代表着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在经济快速发展乃至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礼让守则和道德法则。
“礼让退后一小步,文明前行一大步。”其实文明就在举手投足一瞬间,退后一步不是示弱,而是表现了一种风格,一种健康的文明之风。当我们懂得礼让时,文明已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那么,当事故突然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自救呢?
提醒|牢记这些自救法关键时刻能保命
“电梯故障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冷静,平稳呼吸。”某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告诉记者,在电梯的有限空间里,氧气的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尽量保持镇静,调整呼吸,平稳、缓慢地吸气与呼气。另外,不要采取乱蹦乱跳和扒电梯门等过激的行为,以防意外发生。
“求救时,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与外界联系,可按下警铃报警。如果手机有信号,被困者可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求助。”消防队防火处处长对记者说,除此之外也可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用力拍门,以便及时传递求救信号。
“当电梯运行不稳或速度突然加快时,应当快速按下每一层楼按键,如果有应急电源,可立即按下。”消防队员指出,当电梯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时,被困者处于失重状态,落地后容易引起身体损伤,甚至出现全身多处骨折。所以应将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梯厢内壁,利用厢壁来保护脊椎,同时使下肢呈弯曲状,脚尖点地、脚跟提起以减缓冲力。
“很多人都认为,在电梯落地一瞬间跳跃起来就可以免遭不幸。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消防队员向记者解释说,因为在电梯急速下降时,人也会因为失重而迅速向地面坠落,根本无法在一瞬间跳跃起来,如果此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身体的措施,人就会像从高楼摔到地面一样,还有可能被电梯顶部砸伤头部。
编辑者:九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