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修订印发《襄阳市建设工程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工程竣工综合测量全流程,严格落实“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原则,将建设用地审批、城乡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测绘业务深度整合,统一归口成果管理,并统一技术标准,有力确保了各部门基准数据的一致性。
本次修订秉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以政策为指引,充分汲取实践经验,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纳入其中。同时,紧密契合现行新型基础测绘联动更新政策,全方位保障《规程》的科学性、延续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其核心目的在于构建建设工程竣工综合测量与新型基础测绘之间的高效衔接机制,让竣工测量成果能够及时汇入基础测绘数据库,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精准、实时的地理信息支撑,切实减少重复测绘,显著提升测绘效率与服务质量。
《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规划核实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绿地竣工测量、人防测量等11个章节,主要服务于襄阳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建设项目(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除外)竣工验收阶段的测量工作。一方面,它规范了测绘市场秩序,促使测绘服务质量得以提高,有力保障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为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测绘市场的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具体修订内容上,亮点颇多。例如,新增1:500 数字线划图成果数据建库标准,依据《湖北省新型基础测绘联动更新工作方案(2022 版)》《湖北省基础数字线划图(1 米) 生产技术规程(2022 版)》制定,为新型基础测绘数据更新筑牢根基;明确成果报告需由注册测绘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强化质量追溯机制,严格落实“终身追责”制度;参照《房产测绘技术规程》,细致修订成果资料提交与归档要求,新增测绘合同、委托依据、过程记录等内容,确保成果资料完整可追溯,满足联合验收与档案管理的高标准要求。此外,还对门廊定义进行调整,补充设备平台限定条件,明确地下室井道面积归属,修订绿地面积折算与排除情形等,有效消除了实际操作中的模糊地带与争议点。
规程修订在政策落实、解决现实问题、行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意义重大。它推动了“多测合一”改革落地,确保相关政策得以有效实施。还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提升了验收效率和质量。从行业角度,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测绘行业健康发展。也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程》发布实施后,各审批部门、建设单位、测绘服务机构等各方需严格依照《规程》《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办法》《襄阳市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借助襄阳市“多测合一”服务平台,依规办理“多测合一”业务。这将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实现“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强化成果质量保障,积极主动支持配合联合验收,实现“多验合一”和“多测合一”有机结合,为襄阳市建设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