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古城墙为代表的历史建筑,历来是襄阳城市规划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尤其今年7月1日,《襄阳城墙保护条例》开始正式实施,襄阳古城墙有了专门的法律保护依据。而在房地产界,两座古风小镇致力于襄阳文脉传承,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从而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备受业界人士关注。它们一个位于襄阳北部,一个位于襄阳南部,形成襄阳未来文化旅游综合体之两极,它们就是襄城西部的卧龙古镇、樊城西区的栖溪小镇。
这两座文化特色小镇的开发,不仅进一步开发襄阳旅游资源,而且从国家层面上积极响应城市设计要求。它们增加了襄阳历史文化的情感寄托,成为专属襄阳的旅游文化场所,让襄阳人记得住乡愁。当然,城市设计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而古风民宅则从历史文化层面赋予了诗意的人居环境。
依文化意蕴以命名,择址文化荟萃之地
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命名犹如画龙之点睛,眼睛熠熠生辉,神采自然引人瞩目。这两座文化特色小镇的取名就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展现了襄阳历史特色。
卧龙古镇,名称源自谋定三分天下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以文化名人为依托,古镇对历史文化的追溯更显其丰厚。毕竟,一提到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三国纷乱中的各种智慧谋略,这是每个中国人深埋心底的历史文化情结;而栖溪小镇,名称源自栖息的谐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于居所寻找栖息的诗意,是每个人心中对诗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两座特色小镇的名称,都凝聚了历史文化的亮点,颇具匠心。
不止命名如此,这两座小镇的择址也是文化荟萃,文化意蕴展现各有千秋。
(一) 卧龙古镇择址:毗邻古隆中风景区,展现智慧襄阳风貌。
卧龙古镇位于现在隆中风景区东北方向,汉江南面,处于背山面水的好地方。隆中风景区山势奇秀,在这片连绵的山岭下,卧龙古镇倚山而起,面江而立,气势凌云。山上的风景区,山下的旅游古镇,形成了旅游项目的相互辉映,带来立体式全方位的二次消费旅游体验。
人们一直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卧龙古镇的住宅,每天都可以领略山的渊静,水的灵动。山水逐渐陶养着人的品格,加上卧龙古镇“三路一桥”(仲谋路、德谋路、公瑾路,公瑾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未来这一地带人群会显示出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逐渐形成自足的旅游中心地带。
奇山秀水之侧,卧龙古镇依托于三分天下的主人公卧龙先生,打造襄阳文化旅游旗帜、鄂西北历史记忆体验胜地和中国古镇生活样板,发扬三国谋略文化,向世界展现千古帝乡、智慧襄阳的魅力。
(二) 栖溪小镇择址:历史资源荟萃,栖息醉美湖景。
栖溪小镇不仅得邓城大道之地利,交通便捷,而且依托樊西新区“文史经济区、滨江生态新城”的整体发展规划,将依次串联湿地公园、滨江休闲商业街、度假疗养中心、高端生态居住区、会议中心、星级酒店、商务中心及水上运动中心等节点,通过整合水系及绿廊,塑造水绿交融的开敞空间网络,形成汉江美景与城市空间的深度交融。
当然作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栖溪小镇的更重要的地理意义,在于它还是“春秋战国时期邓国遗址、三国时期水淹七军古战场遗址、南宋时期榷场遗址” 等三址交汇福地。这一地带从纵向来看,上溯春秋战国至南宋,具有两千年左右的时间跨度;从横向来看也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对中国古代军事、古代贸易的研究也大有裨益,可以说历史底蕴十分丰厚。
此外,项目还围绕“栖溪”主题,依托湖水之畔,规划水乡古街、文博园、中国院子、湖景合院、栖湖等五个部分,致力于发扬襄阳地域民俗特色。依托于重要的历史遗址,努力发掘优秀的历史资源,形成樊西新区历史文化荟萃之地。
再现襄阳古城魅力,建筑横跨宋元明清
对建筑物的设计,是展现城市设计,彰显城市特色风貌的焦点所在。
2017年7月26日,住建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襄阳名列其中,这是全襄阳人的荣耀。但城市设计应该怎么进行?这本身就是个棘手的问题。优秀的城市设计,需要立体规划、精细管理城市空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而体现城市精神、特色、魅力。早在同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那么如何展现襄阳的精神、特色、魅力?城镇的现代化更需要精细优质的城市设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注定要开掘自身历史文化,加大与古代文化相关的项目开发力度。延续城市文脉是襄阳城市设计的重要方面,那么卧龙古镇、栖溪小镇的古风民宅复原,文化旅游体验等,正是展现城市文化古韵的重要途径。
(一) 卧龙古镇:明清建筑方正稳重,简练而大气
卧龙古镇采取的住宅建筑方案是明清官式建筑,明清两朝是我国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采取不同材质的作品,并且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卧龙古镇设计的三合院、四合院样式,可以看出这种明清时期的特点,其色彩简洁稳重,装饰端正庄严,合院建筑方方正正,格局整齐,墙壁与房屋建构的格局稳重简练,整体上颇具明清建筑的大气威仪。从这些合院式建筑中找寻历史气息,同时也折射出襄阳文化魅力。
目前,卧龙古镇正在逐步推介自己的建筑细节设计:滴水瓦当、飞檐、月洞门、回廊等,凝结了诸多建筑因子的中国院子文化,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 栖溪小镇:宋元风格古朴厚重,优雅而精美
栖溪小镇采取的住宅建筑方案则是宋元建筑风格,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趋于内敛,由宏大雄浑向细腻纤巧发展, 更加注重建筑的装饰,格调优雅而精美。
建筑工艺上,栖溪小镇更着眼于精雕细琢:青瓦粉墙、木门铜锁、镂空花窗,色彩秀丽争妍而不繁复,纹饰富于变化而不失厚重,带来较高的中国院子审美享受。
在栖溪小镇的水乡古街,除了店铺采用了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外,就连脚下踩的街道也都由宋元时期官道和民间街道的古青石板铺设而成,这些青石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游客们行走在见证了时代变迁、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上,感受着历史的厚重。
古风建筑是凝结着的历史记忆,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值得珍重的物质财富。而卧龙古镇与栖溪小镇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在散发着深厚的历史气息,引导人们去寻找襄阳的历史记忆。用历史的建筑语言写意现代的都市生活,集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为一体,共同为来襄宾客打造具有襄阳地域特色的文化古镇。
编辑者:秦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