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拳出击打击炒房,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为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0月30日,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强市区商品住房交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新购买的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两年内禁止上市交易,目的是限制新买住房再交易,打击恶意炒房的市场行为。在《通知》中还提出了,开发企业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只办理一次商品房预售许可,对预售方案报价过高且不接受指导的项目,可暂不受理商品房预售方案。有效控制了现阶段开发企业可能出现的捂盘惜售、囤积居奇、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
商品房价格预售指导模式即由市房管局等单位组成专家评审小组对商品房的预售申报价格进行评审,结合项目开发成本、前期销售价格、周边可比项目等给予合理的价格指导。
点评:2017年,我国迎来“史上最强调控年”,调控手段不断升级,调控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国累计超过100个城市以及相关部门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达260多次,随后房价得以平稳控制,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开始建立。襄阳此次出台限售政策,对于炒房者来说,如同是釜底抽薪,让炒房者两年内无法转让。如此以来,炒房的成本就会增加、风险就会上升,可以说是政府宏观调控最有力的措施之一。而此次实行的商品房预售价格专家评审模式,是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襄阳房地产市场具体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即保持了房价的合理、平稳,又保证了开发企业申报的商品房预售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2、吹响查违“集结号”,房地产市场秩序更加规范
2017年8月,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房管部门正在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监督检查,严查开发商六类不良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被勒令退出。
这六类不良经营行为包括:未取得预售或销售许可证就进行预售或销售;在商品房销(预)售中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商品房买卖中没有使用国家推荐的示范文本;商品房销售中有面积、价格等欺诈行为;商品房销售中不按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发生消费者对企业的集体投诉,企业未对投诉事件进行处理。
11月,为贯彻十九大“房住不炒”的定位,打击捂盘惜售等行为,市房管局与物价局联合检查商品房交易行为,定期督查落实商品房销售价格。还有省住建厅11月9日起实施的为期20天的“双随机”联合交叉检查,覆盖湖北全省近一个月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楼盘,查违风暴正式掀起。
12月份为落实《湖北省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细则》和《襄阳市关于加强市区商品住房交易管理的通知》、《全市物业服务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市房管局对前期已接收商品房价格指导项目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按指导价格销售、价外加价、霸王条款、一房一价公示等情况。并成立房地产市场检查小组,设立督检员,将房地产市场检查常态化,随时监管房地产市场的违规行为。
点评: 一直以来,开发商无证售房、捂盘惜售、价外加价、霸王条款等违规行为让广大购房者苦不堪言。针对房地产市场这种交易乱象,全市掀起“查违”风暴,市房管局多次前往营销中心现场督办,严格执法,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整改企业取消其预售资格,可谓之最严检查。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已供应住宅用地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给,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尤其是,价格是反映房地产市场冷热程度的重要指标,此次价格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价格反映的是市场真实状况,同时实现调控目的与价格的内在统一。截止目前,存在违规行为的地产开发商已责令整改。
3、信用为王的时代,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7年10月24日,我市房管局出台《襄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襄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襄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指标及积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办法》通过建立信用档案、计分考核、信用分级等多重形式,建立起覆盖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企业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考核机制。
另悉,该《办法》是在依据各级政府下达文件的基础上,借鉴郑州等外地经验,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充分征求房地产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意见之后,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符合我市房地产市场实情的信用评价体系。下一步市房管局即将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把房企违法违规销售行为记入信用档案,严重失信者将被列入黑名单。这种严格的信用评价机制,对于提高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经营意识,规范开发企业经营行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点评:近年来,伴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加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增多,房地产市场不守信、不守约行为呈现增长趋势,给消费者造成诸多不便,由此引发的投诉日益增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在襄阳房地产市场上已经明显的能感觉到,那些资质等级高、开发实力强、物业服务周到、信用好的发展商开发的房子成为市民争相购买的对象,而那些口碑差,服务质量不到位的企业的房子,即使价格便宜、优惠力度大也很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以看出,信誉已经成为人们在购买房屋时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襄阳市此次出台该《办法》,无疑是给开发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在信用为王的时代,谁讲诚信、守制度,谁就能获得市场,赢得客户。另一方面,《办法》将有效打击发展商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老百姓都能买到品质有保证房子,此举可谓是多方受益。由此也可以预见,襄阳市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将势在必行。
4、 市场外迁增添经济新活力 城市西进开启城市新梦想
2017年1月19日,有着30年历史的新华市场正式关闭,同样有着30年光辉历史的中原布匹市场也结束了其历史使命......1月27日完成第一批18家市场3752户8031个摊位的外迁任务。3月第二批15家市场外迁工作正式启动,11月30日完成第二批10家市场2051户3200个摊位的外迁任务。目前,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新合作襄阳食品城、金富利摩电交易中心、中南建材家居公园、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卉丰源花鸟古玩博览中心等7家新市场相继开业运营,共入驻商户5733户,摊位20322个,从业人员近2万人,日均人流量达5万人次。
这也意味着自去年9月份开始的樊城外迁老旧市场关闭工作已全面完成,樊西新区8大市场集聚区建设进入发展“黄金”期。
而今年还启动了316国道扩宽,中原西路下穿襄荆高速连接316国道,物流大道下穿襄荆高速连接台子湾路,三条道路建设预计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届时,樊西新区将四通八达,形成“四横五纵”的路网格局,交通更加便捷。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日益完善,路灯及红绿灯、卫生服务中心、公交、客运站等设施已全面配套,餐饮、超市、银行、快递等服务全部运营。
点评:随着城市的发展,樊城区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已无发展空间,而西向则跃动着樊城区经济发展的新脉搏。老市场的外迁,无疑是城市西进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中也预示着襄阳商贸中心格局的变化。樊西八大市场作为新生市场将承接襄阳发展大势,成为襄阳最大专业市场群、中国中部重要的物流商贸集散地,辐射襄阳市周边县市、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形成一个产业市场新城。
5、 民生大盘一路畅销 东津新区繁华已现
2017年要说最火的楼盘是哪个?当属东津世纪城。进入2017,东津世纪城可谓是月月霸占销售排行榜榜首的位置,销售业绩月月飘红。据统计,东津世纪城2017年总销售9305套,100.40万方,占整个城区商品住房销售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18日,位于东津新区的襄阳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工程已经完工,正式对社会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市规划展览馆自开馆以来接待的参观人数已突破11万人次。络绎不绝的客流量直接反应在东津世纪城的销售数据上,8月、9月、10月东津世纪城单月销量分别以937套、975套和1111套达到全年销量的最高峰。
另外随着东津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襄阳东津新区实验小学、襄阳四中初中部等医疗教育配套的投入使用,省交投鄂西北区域总部落户东津,高铁配套工程建设,62万商业综合体即将面世,东西轴线的相继开工建设......未来三年,东津居民尽享家门口一站式休闲购物体验、15分钟通达全城的畅快感受,即使往返北上广也将更加快捷。消费者对东津新区的发展信心倍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入住东津,截止目前已有3万户家庭选择在东津世纪城安家。
点评:年销近万套,在整个湖北省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方面作为民生大盘,600万方的庞大体量,足以容纳30万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另一方面,东津新区起步区“一核两区、一带三轴”最新规划,注定让东津新区将来成为襄阳城市核心区域,更让襄阳市民体验到这座城市的恢弘气象。通过四年的开发建设,1万余户家庭相继入住东津,车水马龙的生活场景,让这座新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完善的交通路网和完备的生活配套,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业主都倍感舒适和自信。城市向东发展,决战在东津,东津世纪城已蔚然成城,东津新区的繁荣指日可待。
6、产品升级,开启襄阳精装时代
今年襄阳的精装房可谓是遍地开花。一直走精装路线的恒大,在襄阳已开发了恒大名都、翡翠华庭等高端精装住宅。在今年6月,位于樊城区人民西路的恒大翡翠华庭以9A跃级奢装打造襄阳高端臻品美宅,一经面世,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
12月份位于襄州区的襄阳碧桂园二期如期开盘,开盘当天推出了382套墅区精装洋房,并采用微信选房的模式购房,由于房源有限,众多购房者因未抢到自己心仪的房源而懊恼不已。
同月底,位于高新区的绿地中央广场理想城5期以全装修产品,在襄阳体育场开盘,作为襄阳百万方人居大盘,绿地中央广场深受客户的喜爱和追捧,开盘当日绿地中央广场创下3小时5.4亿的傲人成绩。
一路热销的东津世纪城,在18年新年伊始,暨东津世纪城开盘四周年之际,便给大家送来250套精装华宅,全新升级东津世纪城的居住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理想的居住场所。
从整体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精装房由于节能环保、可“拎包入住”,免去装修烦恼,而且居住环境和舒适度大大提升,人们选择更好产品无可厚非,这也是造就襄阳精装房热销的原因。
点评:自住建部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 》,指出要完善扶持政策,推广全装修房以来,从毛坯房到精装房的过渡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的楼市产品主流,襄阳的一些楼盘开始配置部分精装修成品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更加契合目前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消费需求,更能满足购房者对居住品质及省时便捷的需求。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精装房是对目前普通住宅产品的升级,既丰富了住宅产品的业态,也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老百姓提供便捷、舒适、“拎包入住”的现代购房理念及服务。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装成品房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襄阳精装时代即将来临。
7、新旧商业体竞争激烈,差异化经营模式是关键
前两年你还在为逛街只能去“老四样”——北街、人民广场、沃尔玛、万达而发愁时,今年你可能就会为选择去哪儿逛而烦恼。
因为太多的商业项目在今年集中开业,先有二汽悦活荟给二汽居民增添了一处休闲购物的好去处,填补了二汽商圈的空白,二汽无大型商圈的历史结束。后有樊城区的华城百汇,泛悦mall,为沃尔玛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襄州区在今年可谓格外抢眼,时代天街自开业以来,秉承差异化经营理念,打破传统游乐场模式,开创了襄阳首家儿童职业体验中心移动希乐城。民发广场在万众期盼声中应运而生,于9月23日正式开门迎客,辐射周边近20万人的生活消费,让襄州区原本落后的商业呈现出逆袭之势。2017的襄阳城区商业呈现出一片繁华热闹之景,新的商业中心正在形成。
各个商业综合体虽说位于不同区位,并占据该区位的核心地理位置,具有绝对的区位优势。但是随着襄阳道路交通网络的扩建完善,私家车与日俱增,还有滴滴出行、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日益盛行,襄阳半小时生活圈正在建立,想要去哪儿嗨,都是分分钟的事。而且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选择多了自然会形成对比。
今年樊城沃尔玛闭店3个月对整栋楼业态进行了全新升级,引进各地知名餐饮连锁店和特色小吃,大大提升了消费体验;北街商业街也对整条街的店面进行了全新装修和业态更换,吸引了大波消费者驻足;再者位于人民广场商圈的新商业体天元四季城主打一线品牌,也是实力圈粉;作为樊西首席大型商业配套绿地缤纷城,迎来开业一周年,同样满足了樊西广大市民的生活娱乐需求.....
前有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胃口,后有业态不断升级的旧商业体的围追堵截,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对于新商业体的开业运营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点评:纵观襄阳的商业项目,不管是新商业体还是旧商业体,都以“差异化”运营作为长久经营的唯一法则。所以不管是在建筑设计、室内装修、业态组合,还是品牌引入、贴心服务等等,都在不断的升级,想方设法的标新立异,走差异化道路,都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长久发展。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差异化”需要结合自身特质,分析周边的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交通区位等外部因素,摸索出独一无二的经营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8、“大众点评”得人心,体验式营销崭露头角
2017年9月东津世纪城推出《东津业主故事》栏目,栏目探访了1万余户家庭中的业主代表,以他们与东津相遇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现身说法来展现不一样的居住体验,为老百姓带来更为真切的东津世纪城模样。
栏目一上线,第一期《东津业主故事①|一个教书匠与东津的遇见》微信阅读量便突破5000大关,不少网友评论,“这个栏目很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东津世纪城最真实的一面”,“很棒。相信东津世纪城!”也有业主非常自豪的表示“虽然,我们也是个普通的人,但我们选择了在东津新城安家,注定我们以后的幸福指数要比在别处安家高!”东津世纪城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口碑营销中,获得了业主的信任,也赢得一批忠实的“粉丝”。
点评:一直以来,地产界似乎都在绞尽脑汁地制造和炒作各种概念,以期得到尽可能多的信任。但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发展商如果蒙蔽购房者,不但对房地产销售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公司品牌形象带来无形的伤害。东津世纪城以业主访谈的“大众点评”式营销手法,通过业主的购房感受和居住体验来传达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这是近十年来我市房企首次以业主的美好感受来做企业营销的成功案例,这既是营销思路的巨大转变,也是对“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的国家政策的掷地有声。
9、国有资本助推棚改顺利推进,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2017年12月7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襄阳将采用国有资本投资建设28950套棚改安置房。目前,市政府已批准建设的棚改安置房共7块选址,总用地面积2345亩,计划建设安置房源约28950套。
襄城棚改安置房项目(汉江水畔),项目位于庞公片区,占地面积约519亩,拟建设安置房4900套,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先启动128亩,建设约1700套;
樊城棚改安置房项目(襄投·欣悦城),项目位于中原西路廖家庄社区,占地面积约340亩,拟建设安置房5200套,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
高新区项目共四个选址点,分别位于蔡庄、台子湾、米庄、刘集富康大道北等四个区域,共计计划建设安置房源12350套;
东津棚改安置房项目 (沁和园) ,项目位于东津新区肖营附近,占地面积约475亩,拟建设安置房6500套,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其中先行启动一期245亩建设,建设约3300套。
11月28日,樊城区棚改安置房项目(襄投·欣悦城)一期试桩工程如期开工。此次试桩标志着樊城区棚改安置房一期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目前,襄城、樊城、东津项目约5000套、52万平方米安置房已经开工,后期约2.3万套、228万平方米安置房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点评:棚户区改造是市委市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襄阳“十件实事”之一。棚改安置房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真实写照,也是办好民生实事、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具体行动,更是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奋力开创“一极两中心”的生动实践。此外,相对于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商品房,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房屋,因为更多的考虑民生和社会效益,配套设施肯定更加完善,房价利率更低,棚改户选择这样的房屋自然更加划算。这样更有利于统筹兼顾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并有效平抑房价,促进襄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0、发展势头强劲,各大房企抢滩襄阳市场
2017年,襄阳土地市场成交火热,各大房企纷纷抢滩襄阳市场。已经在襄阳开发了恒大名都和恒大翡翠华庭项目的恒大集团,17年再次发力,分别入手高新区樊宛路地块和襄城区襄南大道地块。后来居上的碧桂园毫不示弱,继在襄州区成功开发襄阳碧桂园之后,开始在襄阳攻城略地,先是联合志强集团开发御玺项目完成了在襄城市场的布局,接着一路高歌猛进,抢占高新区市场,拿下高新区追日路和名城路两块土地。据悉,18年碧桂园还将进一步加快在襄拿地计划,下一步很可能在城区周边的县镇区域开疆扩土。省交投、省房投等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同样向襄阳发起了进攻,9月省交投鄂西北发展中心落户东津,并携手华侨城集团规划建设8.6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示范区。12月份省房投经过近300轮的激烈竞拍击败碧桂园,拿下高新区台子湾路102亩的商住用地。另外在土拍市场也看到了万科、保利、中梁地产、正荣集团等众多大型房企的身影。
点评:东津新区崛起、樊西8大市场日渐成熟、自贸区正式揭牌、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的形成......襄阳的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的地位不断提升,据统计2017年,襄阳人均GDP达4064.9亿元,比去年增长7.2%,总量居全省第二。随着一、二线的城市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一线房企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而一二线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成为众多一线房企战略进入之地。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政策相对宽松的襄阳更是让这些品牌房企趋之若鹜。
编辑者:阿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