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养老诈骗 | 投资入股,以房养老……高收益回报承诺的背后多半是骗子

2022-06-10 09:35
1901

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希望对面是个愿意交付信任的人,也更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流。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部分高龄者愿意信任的心理构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成分和对外交往利器,甚至被当今年轻人调侃为“爸妈都是社交牛逼症”。


然而,一旦涉及道德判断和财产管理,对陌生人信任度较高的高龄者确实更容易被骗,尤其是面对诱之以利或者关乎养老的手法时,他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终究踩入诈骗分子的“大坑”。

老诈1.jpg

养老诈骗 | 投资入股,以房养老……高收益回报承诺的背后多半是骗子

三连一下,了解养老诈骗套路~


养老诈骗 | 投资入股,以房养老……高收益回报承诺的背后多半是骗子

诈骗套路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和养老项目


即假借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名义,诱使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以此骗取老年人钱财;或者以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为名,虚假承诺高收益高回报,诱骗老年人投资兼具投资理财和养老保障功能的“养老服务”项目。


资法提醒:“好事”有风险,老年人要提高警惕,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告知成年子女或咨询相关政府权威部门,不轻易签署涉及重大财产变化的合同。

老诈2.jpg

养老诈骗 | 投资入股,以房养老……高收益回报承诺的背后多半是骗子

诈骗套路二: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即假借“以房养老”名义,通过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人抵押自己的房屋,再通过虚假诉讼、暴力威胁等手段占有老年人房屋,或者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销的理财产品。


资法提醒:正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类保险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且比较小众,其准入门槛高、法律关系复杂、风险因素多,对机构业务开展和销售管理都非常严格。在司法实践中,老人们接触到的所谓“以房养老”的理财产品多是由“熟人”介绍,不具备相关资质。老年人要警惕骗子话术,不要轻信“熟人”承诺。

老诈3.jpg

养老诈骗 | 投资入股,以房养老……高收益回报承诺的背后多半是骗子

诈骗套路三: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即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保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谎称可以通过找政府熟人的方式,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业务,通过收取“材料费”“好处费”等手段,骗取老年人钱财。


资法提醒:办理社保业务,要到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用征收机构咨询办理,切忌“侥幸”心理。


另外,诈骗分子还会通过销售虚假养老产品、开展虚假养老帮扶等方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诈骗套路四: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即打着消费返利、商品回购、承诺代销、免费旅游、赠送油盐酱醋等幌子,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


资法提醒:保健品并非“奇效药”,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要坚持适度运动、饮食均衡、定期体检,生病谨遵医嘱。


诈骗套路五: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即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的信任,再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犯罪。


资法提醒:老人在体弱多病时,更渴望生活有依靠、子女能陪伴,骗子利用其心理弱点,通过虚假的关心就能轻易打开他们的心扉。子女要多陪伴家中老人,多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多讲讲骗子的诈骗手段,让他们安享幸福养老生活。


人民法院将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突出精准打击、严格依法办案、全力追赃挽损”三项并重“,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

编辑者:七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