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楼盘名搜索
地图找房

九寨沟地震来了!别怕,这里有史上最抗震建筑

2017-08-09 15:49
6260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包括汶川县在内的四川省多地启动了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前数十秒进行预警,这有效地提醒人民积极预防九寨沟地震带来的伤害。


jiuzhai.jpg


人民生命财产大于天


然而地震发生时,房屋经常是完全倒塌成一堆石块废墟,将人活埋;这样的场景在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的伊兹米特(Izmit)地震、2001年1月26日印度的布吉(BHUJ)地震、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Kashmir)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的灾害地震中都极为类似。


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


什么样的建筑最抗震,这是处在震区的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在这里,襄阳房协给大家盘点世界上有名的防震建筑:


日本 圆顶发泡胶房


日本.jpg


这款发泡胶房是采用超轻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件设计而成,呈现圆顶形房屋,看上很像蒙古包。那为什么这款房子能够抵抗7级地震呢?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这款房子所采用的材料,它使用的不是普通的发泡胶,而是利用专有的技术开发出来的新一代材料,它比用于食用容器或包装材料的发泡胶要稳固的多。


实战效果:2016年4月,日本熊本县遭到了7级地震,灾情严重,但隔壁的九洲村却没有遭到任何的破坏,原因就在于她们采用了这款没有任何柱和横梁的圆顶发泡胶房。


现在日本很多民众已经接受了这款房子,它被应用为永久住宅、酒店等,也被应用为灾时临时住房。


日本.png


日本的建筑物的新抗震技术还有悬浮抗震地基,通过改变地基环境,使得建筑物流动粘着在地面上,抗地震摇晃效果非常好。


英国  抗震房屋裂纹自动愈合


1437869960892_000.jpg


据《生活科学》报道,英国科学家目前正在希腊的一处山坡上建造一种特殊的房屋,它能在地震中“自我愈合”。作为利用纳米聚合体粒子研发特殊墙体的带头人,英国利兹市的“纳米制造业协会”在欧盟的资助下正在研究这种“自愈”的墙体。据称,这种墙体在压力(地震期间)的挤压下,纳米聚合粒子将流入裂缝中并变硬,形成固体材料,从而对房屋的裂缝进行自动填补。


美国  滚珠大楼


1437869963918_000.jpg


美国建造了一种可以防震的“滚珠大楼”,如硅谷最近兴建的一座电子工厂大厦,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


希腊  智能减震屋


1437869963523_000.jpg


由于希腊属于地震比较多发的国家,所以研究抗震的办法一直是当地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而这座新型“智能减震屋”就是最新研究成果。


据研究人员介绍,“智能屋”最大特色的就是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智能屋”里安装了多种传感设备,对最轻微的震动也会有所察觉,并能够借助屋内的各种设备减少、抵消地震的震动。“智能屋”采用的材料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一旦墙体在地震中出现裂缝,液态修补材料可以像胶水一样,粘住裂缝并迅速固化,从而防止房屋倒塌。室内传感器还能迅速感知到温度的变化。室内温度一旦瞬间升高到一定程度,传感器就会通过互联网或卫星信号,自动通知附近居民并向消防部门报警,以此降低地震引发火灾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据悉,首个“智能屋”将在一周内搭建完毕。


中国古代  浮筏式基础和柔性的框架结构


1437869966643_000.jpg


中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家,自古以来在建筑上就有不少防减震设计,其柔性的框架结构可以达到墙倒屋不塌的效果,而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则是抗击地震的关键。


以应县木塔为例,2016年9月,应县木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这样高的木塔,历史上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烈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但却从未倒下。


u=3415404172,1089334722&fm=26&gp=0.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和江欢成认为,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灾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建筑技术,尽力规避风险,减少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伤害。



编辑者:秦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