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疫情防控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抗击此次疫情,我市税务部门推出了怎样的便民办税服务措施呢?3月31号《党风政风热线》“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特别节目,连线了襄阳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工作情况!
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谢本洪
疫情期间,全系统2710名税务党员亮明身份下沉社区,共设置疫情防控点155个,开展疫情防控活动28844人(次),为社区群众协调解决急事难事400余件。并办理业务33.11万余笔,其中“非接触式”办税31.77万笔,占比达95.96%。办理自助和邮寄发票2256笔21.96万份,全力保障了用票需求。目前,全市14个综合服务厅、9个自助办税厅全部开放,4241笔进厅业务实行“线上预审、即办即走”。
以高效落实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共通过公众号和网站、193个微信群、91个QQ群,向纳税人推送政策4万余条,在线培训企业财会人员3万多名。通过咨询电话、12345热线和航信专人在线辅导等方式,解答纳税人涉税咨询4150个(次),满意率100%。对全市重点物资保障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实行清册式管理;启动税企联络24小时线上轮流值守机制,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解难纾困。不折不扣落实减免税费工作,共计减免增值税8.6亿元,预计减免企业所得税87万元,预计减免个人所得税865万元。全市办理出口退税75户6204万元,退税平均提速至2天。全市税务部门配合人社部门落实企业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政策,共为4698家企业返还2660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1.89万个。
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杨进
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薛家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优化办税缴费服务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推行"非接触"办税服务,实现了办税"不见面",服务"不打烊"。同时,由于湖北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今年,除了全国范围普遍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外,湖北省还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考虑到部分纳税人申报不便、资金周转紧张等情况,省局发布延期申报纳税公告,将2月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3月31日。3月份纳税申报在2020年3月31日前不能办理的,在4月15日前可以继续办理。
另外,自3月1号至5月31号,免征全省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征收的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纳税人缴纳2020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依法减征或者免征。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免收3个月租金,再减半征收6个月房租。鼓励疫情期间各类市场主体发展载体减免承租企业房租。疫情期间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大型商务楼宇、商场、市场和产业园区等出租方,当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免。
而在社保费方面,自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各类参保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已缴纳的按程序退抵。据统计,仅2月份我市已享受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免征政策3.5万户次,免征企业养老保险2.4亿元;免征企业失业保险759.56万元;免征企业工伤保险437.77万元。
在医保费方面,对各类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不超过6个月的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自3月1日起,中小微企业可连续6个月按3%的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6月30日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间缴存时间连续计算,不影响职工个人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来源:襄阳政府网
编辑者:麦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