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动态
1、房企金九银十筹250亿屯粮海外发债直逼2000亿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年内,房企海外融资总额已经突破31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896亿元,直逼2000亿元,融资总额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融资额的50%左右。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美国延迟退出QE,使得海外融资难度依然较低,目前来看,开发商赴海外融资的资金成本依然明显低于在国内市场融资的平均资金成本。
2、万科前三季度销售额1285亿实现净利61.6亿
龙头房企万科发布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万科实现净利润61.6亿,同比增加21.3%。在前三季度实现1285亿销售额的基础上,万科四季度将继续坚持积极销售的策略,推盘量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3、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发布:非农户籍仅占27.6%
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我国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1.7%,约为2.8亿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为21%,非农户籍人口的流动率达到23.7%。以目前较保守数据估算,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
4、中住288指数持续创新高 10月全国房价上涨城市超七成
11月1日,克而瑞信息集团、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2013年10月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10月,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为1075.1点,较上月上升8.9点,环比上涨0.83%,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4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0.50%。在监控的288个主要城市,共有211个城市一手房交易价格出现上涨,这一数字比9月的194个再次扩大;另外,共77个城市指数环比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5、北京成交量价齐跌 银十落幕
10月份北京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8008套,与9月相比环比大降33.67%,与8月份成交总量的8005套十分接近,“银十”成色不足。10月楼市热度减退主要是与十一长假的影响、供应量不足有关。
6、中房研协:今年商品房销售将创历史新高
《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2013秋季报》报告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3%;商品房销售金额54028亿元,同比增长33.9%。中房研协研究中心称,“第四季度如果不出现高强度的紧缩政策,全年销售量和销售金额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也将出现15-20%的高增长。”
楼市政策
1、海南新规:土地闲置两年将被政府无偿收回
据统计,目前海南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超13万亩,相当于全省两年出让土地总量。针对这些“沉睡的土地”,新修订的《海南省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规定》从11月1日起实施:两年以上未动工,非政府原因或不可抗因素造成闲置的土地,将被无偿收回。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国土部起草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提出,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标准控制制度。制定《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各类土地使用标准;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当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集约布局;国家将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工业用地将采取“先出租后出让”的供应方式;农村闲置宅基地实行自愿有偿退出。
3、北京再出政策控房企拿地节奏敲响拿地违约警钟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发布了避免企业延期缴纳土地开发补偿费等违约情况的通知,继续加强招拍挂履约管理。
通知要求,自2013年10月,对于未按期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的企业,将暂停参与北京土地市场竞买活动直至完成缴纳;情节严重的,如逾期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超过90日以上的,或者未按相应宗地的补偿协议约定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两次以上的,将予以网上公告,并暂停该企业及其股东和子公司参与北京土地市场竞买活动,暂停期限自取得《土地开发补偿费缴纳说明》之日起至次年同日;上述相关违约情况计入企业诚信档案。
4、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棚改项目可享所得税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棚户区改造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工矿(含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并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5、习近平: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下午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6、北京自住型商品房摇号选房将出细则
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建设管理部门了解到,对于自住型商品房在销售前,开发商要在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和销售现场公示房屋套数、户型、价格等信息,公示期不少于15天。此时,购房家庭可提出购房申请,随后按限购规定审核购房资格。批准预售后,开发商要向符合购房资格的申请人销售。选房顺序将由开发商组织公开摇号确定。该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摇号的具体流程,还会出详细的规定。会参照保障房等摇号的方式,全程公证肯定会有,还会考虑摇号现场须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购房家庭代表来监督等措施。
行业信息
1、62家房企公布三季报
截至10月27日晚,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已经有62家房企公布了2013年三季度报告。从各家上市房企披露的业绩情况看,虽然今年楼市火爆,但房企业绩却并未出现集体飘红,62家房企中只有32家实现了业绩同比增长,另外30家的业绩出现下滑。盈利方面62家房企中只有7家亏损,其余全部实现了盈利。
2、京七条揭开一二线新政序幕地产调控主体转向地方
北京市住建委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据克而瑞分析,此次北京住建委颁布的这则文件,其最大的亮点并不在于所谓的自住型商品房,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从中反应出房地产调控正在从中央转向地方的这种趋势变化。
这种中央制定一个笼统的目标,具体执行则下放给各地政府牵头落实,在中央政府制定的大框架下,各个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政策,前有深圳八条,现有北京七条,都是对这种框架的一种回应。
3、天津七座新城恐遭“消化不良”
10月中旬天津发布市住房建设“十二五”规划,天津将重点建设蓟县、宝坻、京津、武清、宁河、静海和团泊七座新城。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2011年至2013年9月,天津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总计3334.8万平方米,而成交面积却仅有2616.4万平方米。多个新城齐齐上马,对天津这个商品住宅库存量一直居高不下的城市而言,着实有“消化不良”之忧,此背景下新城规划饱受质疑。
4、国研中心首次公开三中全会改革方案土改成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该报告提出三大改革突破口为:一是放开准入,引入外部投资者,加强竞争;二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设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
“383”改革方案重点领域之一是财税改革,将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一定过渡期后全面推开,并明确为区县级政府主体税。
5、安徽三线城市纷纷来宁吆喝房地产
安徽安庆市副市长范先汉率国土、规划、房产等主管部门亮相南京,带来了20宗、2656亩优质地块,这些地块中的住宅用地,地价大都在300万元/亩,相当于4500元/平方米,相较于南京当前高昂的地价性价比有优势,希望在沪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到安庆投资兴业。这场土地推荐会吸引了南京的100多个开发企业参与,其中不乏万科、保利、栖霞建设等大牌开发商。
6、住宅产业现代化行动方案或明年出台
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由住建部主导制定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行动方案》正在研究阶段,初步框架已经形成,最快有望明年出台。其中目标性的内容包括:怎样培育基地,怎样推动试点城市,如何提高建筑装配率及配套技术的研发水平等。规划明确新建和竣工产业化住宅面积,保障房全装修比例,新建全装修商品住宅比例,整体厨房、卫生间在住宅中的应用比例,太阳能等新能源在产业化住宅中的比例等发展目标,以及分城市分阶段的发展战略等。
7、天津房地产销售一二手联动
记者近日在天津等城市的走访中发现,“一二手联动”作为一种新出现的销售形势,打破了此前业界墨守的规则。中指研究院院长钟文辉表示,面对市场的竞争,房地产传统的单一的销售方式将出现突破。对于开发商来说,谁在卖房子并不重要,地产商更关注谁能帮他卖房。“一二手联动”对开发商和中介公司来说是一种资源上的互补。可以预期,二手房中介将慢慢侵蚀一手房代理销售公司的市场,并可能成为开发商销售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8、多家房企联姻银行业
万科拟通过旗下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就在此前一周,越秀集团以116.44亿港元收购香港创兴银行75%的已发行股本,成为后者最大股东。业内人士表示,多房企将投资触角伸入银行业,意味着房地产行业与银行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大趋势。一方面在房地产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通过银行业稳定的收益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控股银行也将成为房企融资的有力平台。
9、在京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开发悄然开闸
在10月23日下发《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后,北京市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对在京企事业单位将自有土地用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开发“打开绿灯”。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着手考虑和研究此项政策的可能性和实施方法、路径,以加大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未来供应量。所谓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是指,按照企事业单位成立批复或资产登记,属于企事业单位自有并用于企事业单位运营、经营的土地。这些土地的用途基本为非住宅用地,在由属地政府批复变更土地用途前,原则上不能用于住宅开发建设,职能部门也不为其办理相关使用权登记和分割手续。
10、房地产进入直接融资时代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日前联合在上海发布《2013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房地产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直接融资资金总额在8年间增长6.5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确确实实进入直接融资时代。房地产企业逐步探索和发展多元化融资,除传统的银行贷款、证券融资外,目前还出现了信托融资、房地产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未来房地产市场融资必然将逐步呈现成熟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格局。
编辑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