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造型时尚的大型建筑
错落有致,宛如天外来客
它们的真实身份是城市的公共场馆
体型巨大,功能各异
一条条宽阔的现代化马路
纵横交错,沟通南北。
白色线标,整齐划一,伸向远方。
宛如置身巨型航母甲板
车辆似战机般呼啸而过
上演速度与激情的戏码
一栋栋高层建筑
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工业、商业、住宅……
多种业态,多点开花
又像一方方巨型印章
以平整的大地为纸笺
骄傲的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一座座过江大桥
横跨汉江和唐白河,天堑变通途
尤其是东津大桥和新六两河大桥
它们外形时尚,轮廓线条优美
拱圈似琴身,钢索做琴弦
奏响城市奋进的华章
这里不是北上广深
但是这里拥有现代城市的基本要素
熟悉襄阳的朋友都知道
它就是襄阳东津新区
人们常说时光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这句话用在城市的土地上也是如此,东津的容颜在漫长的岁月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背后的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都值得现在的襄阳人细细品味。
1,地理
在中、晚白垩世的地质时期,位于华北准台地和扬子准台地之间的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受版块运动影响,中部断陷,形成南阳盆地。而襄阳在地理上就属于南阳盆地,并且在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可以说白垩纪的地质运动形成了今天襄阳乃至东津的雏形。
在随后漫长的时间内,多条河流,现在看得到的有汉水、唐白河等,地理数据显示,在这块土地上不停地发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地形更加平缓,河谷、平原地貌逐步形成,逐渐有了现在的模样。地理数据显示,现在南阳盆地边缘是波状起伏岗地,岗地海拔140~200米,岗地间隔以浅而平缓的河谷凹地。盆地中部为海拔80~120米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东津就是典型的河流冲积平原,它北面是唐白河、西边是汉水,南部是鹿门山,它也是东津新区最高的山峰海拔,东部为平原,在往东就是山间狭长的随州走廊。
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得襄阳包括东津物产富饶。从气候上说,襄阳这里在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最高温度37℃以上,全年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为水稻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津新区植被覆盖率高,除了南部的鹿门山,基本全部是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的平原,耕地较多。而鹿门山,因为良好的生态,已被建设成国家森林公园,成为胜景。
2,戍口
它是曾经是重要的军事戍口。穿过层层薄雾,三千年前的东津宛如朴实的汉江女,站在江边,我们可以得见它最初的容颜。简易的木楼搭建的瞭望塔,木栅栏内整齐的营房,穿着简陋的士兵高举青铜长矛在巡弋,江中的木质船只数量不多,但船上旌旗招展。汉水边的东津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北界军事戍口,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势力范围多次变化,但是进军中原,争霸天下,一直是楚国的愿望。当时的楚国一直被中原和北方的诸侯国瞧不起,楚国王族熊氏,周王朝祭祀出身,身份低微,再加上当时中国南方被认为文明开化程度低于中原,是南蛮之地,所以楚国奋发图强,憋着一口劲儿。楚国进军中原,中原周天子和其他诸侯攻打楚国,征战不断,战略地位重要的东津和襄阳靠近前线,成为了楚国的军事据点。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襄阳耆旧记》载:“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也,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则从汉(东)津渡江夏,出平皋关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
在南宋时期,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战争,襄阳又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东津自然也躲不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众多读者以及影视剧的广泛传播,使得襄阳的这段历史声名远扬。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蒙古大军进攻襄阳久攻不下的时候,可以说是东津左右了最后的战局。当时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献上了'筑城围困,围城打援”的策略。后蒙古军队在东津屯兵,在鹿门山修建军事据点,与襄阳城南、汉江西畔的新城据点形成掎角之势,封锁汉江。南宋水军几次渡汉水北上支援襄阳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孤立无援的襄阳,最终城破。
明代李自成、张献忠攻占襄阳,曾在东津上营村安营扎寨。清代白莲教起义总教师王聪儿,曾在东津传教。清咸丰年间,襄阳红巾军起义占领东津湾一带,继而由东津三合村渡河,攻占欧庙。清同治年间,捻军攻占东津湾,并在东津庄家冲修筑寨堡。可见在古代东津戍口的军事价值十分重大。
3,圣地
说完了武,再聊聊文。盛唐时,喜欢在武汉送别友人的社交小王子李白,在他送别的名单中,孟浩然无疑是很出名的一个。《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小学时候大家都学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现在还是大家送别友人的时候,常用的诗句。但是烟花三月的扬州究竟没有留住才华横溢的孟浩然,天性自然的他,在仕途受挫后,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了自己曾经年少求学的地方——襄阳东津鹿门山,在一处环境清幽之地,孟浩然过起了隐居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篇,妇孺皆知的《春晓》便他归隐东津时所作,故乡的花草树木和绿水青山给诗人的心灵带来无限的慰藉。公元740年,孟浩然在故乡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王昌龄(就是那位一片冰心在玉壶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兄弟)遭贬谪途径襄阳,孟浩然请他吃饭,席间,性情豪爽的孟浩然不顾医生劝诫,食鲜饮酒(一说是吃了鹅肉,一说是吃了鲜鱼)而旧疾复发,不久一代才子就此陨落。
同为唐朝人的皮日休,也爱鹿门山,在此隐居多年。皮日休一般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但是鲁迅给他的评价是: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可见这是一位牛人。晚唐时期,皮日休出生在襄阳竞陵,年少时在鹿门山隐居求学5年,自号鹿门子,作《鹿门隐书》,期间“不醉则游,不游则息。息于道,思其所未至;息于文,惭其未周”,为他日后的文学、思想成就奠定了基础。 出山游离四方,第一职业是作家的他,有点奋青,忧国忧民,抨击社会黑暗,写下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的诗篇和文章。在黄巢农民大起义后,他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在黄巢手下当官。起义军兵败后,下落不明。有人说被黄巢所杀,有人说被唐军所杀,有人说投靠了江南的钱繆,结局有争议。和孟浩然不同,皮日休自从年轻时下鹿门山后,再也没有回来,没有回到这里,试想在他人生中刀光剑影、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会不会时常想起襄阳鹿门山的风光呢?
其实在唐朝之前的东汉,鹿门山就是已经是隐居圣地了。东汉末年,襄阳人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诸葛亮"卧龙",庞统"凤雏",司马徽"水镜"的称号,都是被这位老兄叫出名的,所以也被誉为知人,善于发现人才。他要是放在现在绝对是猎头大亨,知名HR。他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数次拒绝刘表邀请后,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鹿门山,它名字的来历和中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帝王有关。据清《襄阳县志》记载,“汉建武中(公元25-56年),帝与习郁(巡游苏岭山)梦见山神(两只梅花鹿),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这位皇帝就是汉光武皇帝刘秀。他出生在襄阳枣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立新朝,天下大乱,刘秀起兵,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昆阳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孤身北上又得河北,12年平定天下,如有神助;登上帝位后,他励精图治,论功行赏,不杀功臣,史学称光武中兴。他开挂一般的人生,被现在的网友们戏称“位面之子”。因为刘秀的一个梦,梦见两头梅花鹿,原来的苏岭山就变成了现在的鹿门山,至于原来的苏岭山为啥叫苏岭山?以后有机会在讨论。现在的鹿门山内鹿门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龙头池等旧时景点尚存,庞公制药洞、孟浩然归隐处和皮日休书屋旧迹可寻。景区已建成开放的景点有竹林禅境、花溪蝶谷、八石林、碧水深潭、浩然诗院、紫薇殿、苏岭诗径、望江云阁等。
4,码头
汉江被称为东方莱茵河,曾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但随着沿岸众多公路、铁路的开通,汉江航运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衰落。又随着城区内2块钱一次的过江轮渡被取缔,码头似乎离我们普通人越来越远了。但是据了解,汉江在我市境内有195公里,为四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王甫洲、崔家营水电站已经建成,雅口、新集水电站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小河港区、陈埠港区等襄阳新港建设进展顺利 。“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千吨级船舶直达长江,襄阳港将成为汉江航运中心、全国内河主要港口。
依水而建的襄阳,与汉江水有着不解之缘,码头的功能可能弱化了,但是它从未走远,一直陪伴在襄阳的身边。汉江穿过襄阳城区向南流去,而东津就是它的东岸。东津的土地宛如巨大的臂弯,呵护着,也约束着一江碧水,这里也天然的拥有码头。
据资料显示,清代,东津由东津湾和老营(原蔡村里)镇分辖,因物产丰富,水运便利,南来北往客商较多,逐渐成为一个“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朝廷在此设千总或把总(相当于连级军官)管理漕运。后因战乱和河流改道,东津的商业受到打击。
解放后,这里的码头还存在过较长一段时间。东津这面的人到市内,不说用直接说地名,比如我要到樊城,到指定的码头,只用说一声“过河去”,然后用手一指大致方向,开船的就晓得了。当时东津到襄城樊城的主要航线:一个是从东津湾闸口码头、老营码头出发,在庞公的杨家河下船,或者到襄阳东门闸口下船,这是到襄城。另一个是从六两河码头、张湾的黄鳝垴码头,坐船到樊城。涛声依旧,但江上的帆影现在早已没有了。
5,乡镇
东津土地富饶,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农业生产的生力军。根据襄阳的气候和饮食习惯,这里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的粮食作物,另有大头菜、小龙虾等特色美食。这里的农民勤劳朴实,他们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辛苦的种植,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
秋天时节播种冬小麦,次年5月份麦黄收割,黄梅时节日日晴,适合小麦晾晒,颗粒归仓。几乎没有几日空闲,农民又平整水田,买种下秧,晒田,插秧,放水,治虫,经过几轮,到夏天阳光的暴晒,水稻逐渐出穗,露出金黄而饱满的谷粒,10月份开始割稻谷,晾晒脱粒后,留下自己吃的,剩下的一部分交给国家,一部分市场出售。小编自己虽然不是东津的人,但是也是地道的襄阳人,襄阳农村人儿,小时候父母一年中最忙的就是割麦子和割稻谷了,那时候村里面同族人和邻居都会帮忙,主家也要管饭,因为很累很重,饭菜自然不能含糊,要重油重味,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后座肉最受欢迎,白酒自然也少不了。交给国家的公粮,要用麻袋一袋袋的装好,再上板车拉到镇上的粮管所,农村的每家每户都是自己拉,所以到粮管所的仓库那儿,那还排队上交,中国的农民真是善良的一群人,在国家困难的时候,他们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剩下的粮食在没钱用的时候,也会拉到镇上收粮食的地方,卖掉换钱用。去的时候,大人在前面拉,小孩在后面推;回家的时候,大人还是在前面,而小孩们都坐在板车上,手里则拿着汽水糖果等。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农业机器的普及,农忙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么热闹了;农业税取消了,也不用交公粮了;收粮食的贩子们,也自己开车到村子收粮食了。
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村和乡镇的形成,农村为镇上的市场提供各种农产品,镇上的集会为农民们提供了销售的平台,再加上临水的编辑交通,商贸逐步兴起,东津镇便慢慢成长壮大。2011年经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东津镇属襄阳市襄州区管辖。2011年末的数据显示,东津镇版图面积277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居委会),355个村民小组,人口11万人,耕地面积12.7万亩。
2018年11月,《湖北省襄阳市东津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市政府批复。根据规划,东津镇十字街将建成以商业、居住、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厚渡口文化、传统商业、东津民俗特色的商业居住文化综合街区。小镇老街得到保护,东津记忆得以留存,也是一大幸事。
6,都市
现在我们置身东津新区,一派崭新的气象,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直达南北,一座座大桥连接东西,一个个场馆蔚然挺立。这是它城市的一面。一块块油菜花田、一片片青青麦苗、还有那大片的黄土地和村落,则述说着农村的故事。如此强烈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东津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方向对了,就只管风雨兼程,现在的东津正在朝着城市新区、现代化都市的道路上大步向前。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各项事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产业领域。
六化建它全称是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全国各地以及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大中型工程2000多项,其中150余项工程获国家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等,企业技术先进,实力雄厚。2017年5月2日,六化建正式入驻东津科研办公新大楼。
2013年7月2日上午,华为公司襄阳云计算基地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华为公司举行。华为公司襄阳云计算基地建设项目,将襄阳作为其云服务业务的全国节点,负责华中大区业务的承接。该项目将成为华为公司华中大区产业支撑中心、全国乃至全球云服务业务承接中心、全国业务备份中心。2015年7月8日上午8点30分,襄阳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通电。“襄阳云谷、智慧城市”的概念越来越明晰。据悉,未来,华为将继续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助力襄阳智能制造、物流、大数据、车联网等产业发展。
交通领域。
襄阳东站采用“束腰形”平面,弧形线条增加了站房的动感和可识别性,造型现代时尚、简洁大气。设9个站台、20条股道,地上3层,地下2层,预留地铁层。设南北站前广场,年承载旅客480万人次。汉十高铁已开通运营,东津,襄阳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如果说高铁为襄阳插上了对外交通的翅膀,那么东西轴线则打通城市内部的任督二脉。襄阳东西轴线全长26.3公里,主道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或6车道,设计时速60-80km/h,其规模、设计、规划时速不仅在非省会城市中少有,而且不输于国内多条知名快速路。它西接襄荆高速公路,沿中原西路经大李沟、清河路,上跨焦柳铁路,两过汉江,经鱼梁洲、东津新区,东接东外环,路线全长约26.3公里,其中东津段全长7.8公里,采用地上公路。东津段作为东西轴线的最后一站,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建设工作。在东西轴线全部建成后,樊城区、鱼梁洲、东津新区的联系将更加密切,从樊城到东津最快只要15分钟。
东津大桥一桥飞架东西,连接着东津新区和襄城区,是重要的交通设施。它总投资8亿元,建设周期3年,全长2969.4米,双向6车道。西起襄城庞公办事处,跨鱼梁洲小岛,东至襄阳区东津镇上营村。2013年9月30日正式通车。至此,东津到襄城十几分钟可达。
东津原来归襄州管辖,二者之间的联系自然较为紧密,而2019年3月27日新六两河大桥的建成通车,使得东津到襄州又添加了一条快速路,进一步加强了二者的联系。新六两河大桥全长1945米, 桥面宽约45米, 设计为双向八车道,是鄂西北首座下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必将会成为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教育领域。
文化名人辈出的东津,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2018年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这一天襄阳三中东津新校区正式启用了! 首批1500名高一新生 在新校区开始高中生涯。一年后的2019 年夏秋,襄阳三中全体师生全部迁入东津新校区。襄阳三中东津新校区位于东津新区内,东临浩然河,四周紧邻城市规划道路,校区占地222.19亩,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6000名,校内环境优美,教学教研设施齐全,现代化的校园为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初中教育方面,这里有襄阳四中初中部。学校位于襄阳东津世纪城金源路,校园占地面积50多亩,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建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综合楼、学生食堂、标准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它是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所初级中学。与襄阳四中义务教育部同属于襄阳四中。
小学教育方面,东津第一实验小学(东津新区实验小学)经过多年的招生,已经被广大家长认可,现在形成了学位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别担心,根据规划,2019年新开一所小学——汉水小学,明年准备再建一所浩然中学和第二实验小学,基本上能够满足东津新区适龄学生上学需要。
医疗领域。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位于,东津新区会展北路北侧、内环路西侧,一期工程开放病床1000张,设计日门诊量2000—3000人次,新院门诊大楼全部门诊功能整合在同一座楼内,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门诊就诊流程门诊、急诊、医技、住院楼连为一体,能彻底解除患者来回奔波的痛苦。中心医院东津院区集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及老年康复医学为一体,完全开放后将满足6000人次日门诊量,住院床位将达3000张,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新建项目将在2019年完工。2016年8月16日,襄阳市中心医院正式进入到临床科室搬迁东津院区阶段,中心医院院长亲自指挥,肿瘤科、血液内科、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以及康复科等科室整体迁往东津,其他科室除保留南区、北区原有病区外,将在东津院区增设新的病区。
旅游领域。
东津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加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使得这里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产业。鹿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前文有过介绍,不再赘述,这里我们单独来看看目前襄阳最引人关注的华侨城文旅项目。襄阳华侨城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位于东津新区,总占地面积8.48平方公里,包含主题乐园、城市广场、主题酒店、商业中心、影视娱乐、水上旅游、艺术中心、运动场馆、创意街区、商务办公、生态公园与品质居住等多个业态。
据《襄阳市华侨城文旅示范区城市设计》批前公示文件显示,本规划区内将形成“一廊、两轴、四区”的网状空间结构。一廊——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水体和绿化生态回廊。两轴——城市交流轴和生活交流轴。城市交流轴就是以铁路车站为结点将整个区域联系起来的城市主轴;生活交流轴是将社区内连接起来的城市二次轴,它同时与城市主轴相连。四区——商业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健康区、度假区。商业服务区是沿汉江、沿内环南线发展的商业发展区域。生活居住区是高品质生活的公园型住宅区。健康区内将会建设湖边医院和儿童公园。度假区将设置湖北省西北地区的代表性的水上度假区,影响力辐射整个鄂西北。
6月29日,华侨城在我市正式发布“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新城整体规划”, 新城分为“优质生活新城”“汉江文化客厅”“商业商务文化中轴”“奇幻度假区”四大空间格局和业态,以及华侨城全新品牌矩阵——“奇幻系”三园一镇,奇幻乐园预计在2021年6月开业。在这里,从全新度假版大型主题乐园“奇幻谷”,到全季水上娱乐新王国“奇幻海滩”,再到欢乐共享的家庭成长中心“奇趣童年”,最后来到东方与欧亚文化融合的时尚奇遇“奇妙镇”,让游客游玩一周不重样,这也是华侨城在湖北打造的又一全新旅游度假新名片,襄阳东津借此发展机遇,发掘出城市文化新内涵,也为城市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添加新动力。
房地产领域。
东津世纪城是第一个进入东津新区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2013年签约,当年就实现开盘入市。东津世纪城由民发实业集团斥300亿巨资打造,位于内环东路与唐白河交汇处西,总占地面积约4000余亩,总建面积900万方。包括精品住宅、62万方世纪广场、30万方购物中心、220米民发瑞际酒店、200米民发中心写字楼及公寓商务集群、2000米浩然文化街、7万方西班牙风情街、5万方现代时尚品牌街、6万方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站式品牌教育、大型社区医疗中心等业态。它以造城模式自建所有生活所需配套,全部建成后将是湖北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全、成型速度最快的单体超级综合体项目。目前项目前期部分已经交房入驻,已经有数万户家庭在这里实现了安居梦。
华侨城·天鹅堡采用石材幕墙、铝板幕墙、高档真石漆、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全钢化玻璃等高端建材,让建筑与生态共生,重温“小桥流水人家”的感动;承袭30余年社区服务优质经验,引进12大智能社区系统打造智慧住区:视频安防监控体系、社区四周电子巡查、智能门禁系统、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电梯刷卡系统、全屋供暖。突破传统园林空间和形态桎梏,让180万㎡生态绿地、130万㎡6大滨水湿地、61万㎡4大滨湖艺术公园、35万㎡城市湖泊、9700m绿茵走廊等自然精粹和社区融为了一体。湖景无界自然渗透为别致生活定调,这才是符合名仕身份的品质生活。
宏泰越秀·星汇城项目由宏泰集团和越秀地产联袂打造的东津新区核心高端品质大盘。占地520亩,总建筑面积超100万方。作为双强国企宏泰越秀联袂打造的襄阳首个精品项目,宏泰越秀·星汇城,地处东西轴线和南山路交汇处,毗邻东津CBD核心区,坐享城市繁华。桥路纵横南北、贯穿东西,轻松畅达全城。项目配套齐全,整体容积率为2.33,绿化率达到35%,为生活居住提供了健康、生态、舒适的环境,专业化的物业团队为业主提供精致的服务,关注每一个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用心服务,感受家的温暖。项目首期于4月份开盘,受到市场欢迎,随后又进行了多次加推,市场效果都很不错。
随着东津新区热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全国知名房企也看中了这块宝地,雅居乐就是其中一家。2019年2月12日,全国知名房企雅居乐以6.38亿元拍得东津地块,正式进入襄阳市场。据悉,该地块位于襄阳东津新区内环东路以东,奥体大道以西;东津新区唐庄村;面积213809.47平方米,约合321亩,成交价63899.73万元。规划用途主要为为住宅、商业、商服等。2019年6月30日上午,备受期待的雅创高科·襄阳科创谷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隆重举行,襄阳市东津新区政府领导,雅居乐相关领导,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出席。2019年8月3日,在全城期待中, 雅居乐·玺悦天元四季城展厅正式开放!
保障性住房也在东津落地开花。东津新区新市民公寓规划建设300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还建点,2013年开工。2013年6月17日,东津新区还建房工程北地块配套工程开始进行地基处理,东津新区主体还建房竣工后,配套的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超市、酒店等设施也陆续开建。该地块共建设住宅42栋共1326套还建房,总面积13万平方米。2015年5月16日,由中房集团襄阳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东津新市民公寓史台住区BH03地块23#楼正式封顶。此楼是新市民公寓实施的最后一栋高层,此楼的封顶标志着东津新区新市民公寓史台住区、肖营住区,共计78栋高层、196栋多层建筑全部封顶。东津新区南还建房二期工程的2个地块28栋房屋,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9年底竣工。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看到东津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广大襄阳房地产行人发挥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在东津新区的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各大企业在东津新区布局了众多优秀项目,数万的建设者也是顶着寒风烈日,用科学的设计、精致的工艺以及辛劳的汗水,为襄阳市民贡献了这些优秀的房产,促进了东津人居水平的提升,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7,力量
目前,东津新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用“一核四区”战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该区着力打造生物科技与大健康、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大数据、文化创意四大产业集群,并成立4个园区办公室,按照“五个一”标准,“保姆式”服务园区项目,全力营造亲商、重商、惠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在中央商务区,东津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化六建、市规划展示馆已建成运营,省交投襄阳发展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在文化旅游示范区,东津新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娱乐业,华侨城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快速推进。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东津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富车身、玛尔帕斯动力、国家电网鄂西北运维中心等项目相继运营投产,杭萧钢构、腾龙生物科技、得一厨具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顺利,大湾区(襄阳)产业园一期满园。整个区域一片欣欣向荣。
从千百年的大农村,到如今的城市新区,可以说东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顾这里的历史,我们发现,东津的土地可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而决定它的命运的就是人的力量。这里地势平坦,这里气候宜人,这里雨热同期,这里物产富饶。漫长的时期内,它扮演过军事戍口、隐居圣地、商业码头、农业乡镇等角色 ,无数的军人、农民、商人、诗人、隐士在这个大舞台上粉墨登场,有的一鸣惊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的默默无闻,被这方水土滋养后,最后又回到泥土里。来来去去多少年,后来,又来了一批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人,慢慢的东津的命运就转变了,从千古的大农村,到今朝的新城市,东津蝶变让人欣喜。
2011年12月12日,襄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东津新区开发,五年内起步区建设格局基本形成。2012年5月4日,省政府批复《襄阳东津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东津新区成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第一个城市新区。2012年6月7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省编委关于设立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批复》(鄂编文【2012】16号),同意设立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2012年8月24日,襄阳市委办公室下发《中共襄阳市委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和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为市政府派出机构。2012年08月17日,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东津新区建设汇报,决定将东津新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决定成立东津新区建设推进委员会,明确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推进委员会主任。2012年10月22日,时任省长王国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东津新区规划建设,指出东津新区建设是全省发展大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布局,是省级战略市级实施 。
一次次科学的决策,一次次积极的争取,一步步铿锵的步伐,正是因为党的大政方针的正确指导,加上全体东津人、全体襄阳人的共同奋斗,东津才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相信这里有更好的光景。
编辑者:小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