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随着一大批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除了找工作,更忙着找房子,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成为他们解决吃饭问题后的头等大事。这其中,家长成为这一选择的最大推手,上演“中国式购房刚需”。针对“毕业买房”这一行为,尽管社会给与了不同的评价,但买房毕竟是自己的事儿。今天,襄阳房协管网、微信公众平台将联合推出关注“毕业买房”的系列案例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您买还是租,谨慎选择,规范操作,大喜事才不会变成烦心事。
“毕业购房季”之
幼升小,我为孩子买了一套房
与往年7月才掀起高潮的毕业季购房不同,今年,襄阳市区许多幼升小、小升初毕业的孩子家长早在4、5月就徘徊、观望在各地产中介和有现房在售的重点学校片区房的售楼部前。
2020年,襄阳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招生首次通过“”襄阳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公开招生。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户口不在优质小、中学片区内孩子想上这所学校,必须在开学前通过平台递交在学校片区内的户口与房产证信息。随着这一体现“教育公平,就近入学”新政实施,“学区房”“学区房”概念再次深入人心。
6月以来,随着襄阳“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政策信息越来越明朗,家住襄州的市民汪先生加入了四处看房的队伍。汪先生的孩子今年6岁多,因疫情影响,孩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都没有,但这不是最烦心的。
“本来以为为孩子想点办法,费点周折能进大庆路小学,现在看来不买房完全不可能”。汪先生现在买房只有一个目的,孩子能上片区对应的好小学、初中。最终,汪先生花近百万元在大庆路小学片区内买了一套80余平米的二手房。“为了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这样的投入无愧我们父母的心愿”。
在孩子幼儿园毕业时就买房,在部分市民看来可能不理解。但作为家有学生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接收到好的教育,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买房提上议事日程已经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常规做法。
6月底,就读襄城一重点小学的学生家长黄女士焦虑不已,无心顾及即将开始的孩子毕业考试。黄女士想让孩子上22中义教部,但孩子户口随爷爷奶奶在该校片区内,而他们自己却无房产在片区内。根据政策规定,户口与房产必须同时在该片区内。于是在片区内买房成了头等大事。黄女士在看中一套70余平的房产后急匆匆的交了2万元定金,却因手续问题迟迟不能交房过户,如今进退两难。
对于小学、初中阶段买房,可能只有作为学生才会感触最深。不过专业人士还是提醒,随着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完善,政府后期在校园基础配套、师资配置上公平将是未来趋势。即便现在需要购房家长,也需量力而行,选择正规中介机构和开发项目实地考察清楚后购买。
其实,在笔者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和能力培养远不是一套学区房可以解决的。如果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为了还贷款疲于工作,忽略对孩子的关心,甚至一味施压,可能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买房,不能成为为人父母但求无愧于心的天平。
编辑者:小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