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地一片限购、限售的紧张气氛下,原本左冲右突,到处找着买房的钱都准备去往哪里?4月13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2017年北京春季房展会上,或许能看出端倪。
4月13日-1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如约举办,从北京参展项目逐年减少和参观客群量的明显下滑,可见其“交易”属性越来越弱,唯剩“展示”价值。
中国房奴手中的房子,正在变成为一种不是房子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呢?房子已经是用于交换的货币,你手中占有的房产越多,房产价值越高,你实际拥有的货币购买力就越强。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最硬的硬通货。
一边是电商在中国不断壮大,一边是普通住宅开发回归居住属性,当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联系到一起,物流地产或许将成为新一轮风口。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14日透露,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双双回落。
4月11日住建部官网显示,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商业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小城镇建设任务重、项目多、资金缺口大,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商业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
自“3·17”楼市新政发布以来,北京楼市逐渐显露降温势头。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新政的药效已经显现。不过,面对近期北京土地市场的开闸放量,房企在土地市场上仍旧表现积极。房冷地热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
专家分析,一系列长短相济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短期内以“限”为主的调控不会放松;中长期看,土地制度改革、特大城市治理、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等措施将陆续出台,房地产业将实现软着陆。
今年的楼市传统销售旺季“金三银四”与往年有所不同,一波接一波的政策调控潮下,各热点城市的房价涨势得到遏制,市场进一步维稳。梳理近两个月以来的楼市调控潮可以发现,认房又认贷、限卖,已经逐渐成为各地热点楼市调控的标配。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于近日提出,力争通过3~5年努力,分批培育创建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这是李强任江苏省委书记之后,江苏省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首个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