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已有约15个一二线城市、14个三四线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措施,热点三四线城市不可避免地加入限购行列中。
英国汇丰银行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而无房者中,91%今后5年内有购房计划。
实际上现在人人都觉得房价贵,而且贵的很不合理,但任何不合理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合理的解释,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些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就说一说房价跌了会怎么样?
10道“金牌”遏制炒房,增加供应保证刚需,北京正在通过综合施策打出“组合拳”,让房子回归居住本质,从根本上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
住建部和国土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出现区域性总价、土地或楼面单价新高等情况,严防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各地要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
北京未来5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昨日首次发布。《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同时发布,明确未来五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年均1200公顷,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将供地1020公顷、拟建25万套房。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北京的住宅供地计划也相应调整,达到1200公顷,以保障3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
在“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并用的“四限时代”下,“五一”楼市或迎来最冷清的一个假期。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小长假前两日,北京商品房住宅签约84套,与2016年“五一”假期的807套成交量相比出现了明显下滑 ...
随着调控深入,各城市在土地供应方面正加强调控,而房企自持型地块逐步涌现市场。这正倒逼租赁市场规模化。
近期,多地楼市新政出现了一个新趋势:限售,主要内容是要求个人获得不动产证两年后方可再卖,以及新建商住房限制卖给个人。从厦门、北京再到杭州、广州,限售手段有蔓延的趋势,更多热点城市跟进也成为大概率事件。
据易居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全国70个重点城市中,至少有45个城市的库存消化周期在12个月以下(含12个月),这些城市至少需要“增加土地供应”,其中南京等6个城市“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