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攻坚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2020年1月18日)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之年,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攻坚克难、决战决胜”为主题,在全市开展“攻坚年”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为加快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争当湖北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排头兵提供坚强保障。
(一)攻转型提能之坚。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解放思想,用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作创新,坚决破除与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使命不相适应的落后思维和路径依赖。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提升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抓落实的能力,在攻坚克难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攻担当作为之坚。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弘扬斗争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克难攻坚,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确保经济增长好于优于全国全省、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大关、“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三)攻改革发展之坚。对标先进地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襄阳经验”、“襄阳做法”,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攻民生改善之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精力、精准发力,下大力气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一批长期积累的信访案件,消除一批不稳定因素,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抓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高质量完成民生十件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工作措施
(一)思想引领,提振攻坚精神
1.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制度落实落地。(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2.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推动个人自学经常化、集体研学规范化、集中培训系统化、会前学习制度化、调研学习常态化。开展“对照找差距、攻坚抓落实”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3.进一步落实完善《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七条措施》和《襄阳市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为干部撑腰鼓劲、消除顾虑,激励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攻坚。注重在攻坚一线中发现识别干部,对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谋实招、干实事、有实绩的干部,要大胆选拔使用。科学精准实施函询、问责,对信访举报问题性质不严重、情节比较轻的,依规依纪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妥善处理。用好“一票否决”。(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二)紧扣目标,压实攻坚责任
1.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要对照“两个争创”“四个确保”要求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采取工程化项目化措施,建立攻坚清单、画出路线图、制定任务书、排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强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
2.全面梳理本地本系统中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关键环节、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作风建设中的短板不足,聚焦聚力、集中攻坚。(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
3.各地各单位要将攻坚清单进行承诺公示,年底逐项对账销号。进一步完善攻坚全覆盖督查格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和市作风办对照攻坚清单进行跟踪督办问效,确保硬账硬结。以决战的姿态、过硬的作风,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一项项具体工作的推进,积小胜为大胜、从局部到全面,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
(三)紧盯问题,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控发文数量、篇幅,提高文件制定质量。建立健全会议审批报备制度,有效降低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会频次。加大统筹把关力度,将议事协调机构文件会议纳入统筹范围,不得将部门业务事项以议事协调机构名义发文开会。进一步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建立对各部门重大督查检查考核的事前审核机制。着力解决干部陪会参会、迎评迎检等突出问题,确保干部有更多精力用在攻坚克难、落实工作上。(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纪委监委)
2.深化基层“减负增效”,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建立权责清单,全面梳理县(市、区)、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个层级间职责不清事项,明晰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防止“属地管理”滥用、泛化。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清理责任书(状)。(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各县(市、区)、开发区)
3.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巡察工作重要内容,对敷衍塞责、虚假整改的从严追责问责。(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
(四)持续深化,提升发展效能
1.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拉练,适时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专项拉练,持续巩固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的攻坚氛围。(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2.举办3-4期“市民问政”活动,办好“党风政风热线”,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3.开展惠民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等专项自查,让群众和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继续完善“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多证合一”、“先建后验”等改革举措,扩大区域性统一评价、“拿地即开工”等改革实践受益面,深耕“放管服”改革,促进便民利民。(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招商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攻坚年”活动是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是深化作风建设和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市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动全市“攻坚年”活动,市“四大家”领导对分管部门开展“攻坚年”活动承担领导责任。各地各单位要提升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落实。
(二)精心推进实施。市作风办要制定“攻坚年”活动方案,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各地各单位要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将攻坚克难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全过程,以作风转变促攻坚克难,以作风成效检验作风转变。
(三)改进考核方法。将攻坚任务完成情况列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健全民意评价问效机制,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和服务渠道三个全覆盖,攻坚效果好不好用实绩体现、让群众说了算。及时总结“攻坚年”活动成效,将好的做法和经验制度化、常态化。
(四)营造浓厚氛围。各地各单位要迅速掀起活动热潮,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身边“攻坚榜样”,唱响“襄阳声音”,形成全市上下奋发攻坚的强大气场。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宣传推介典型,曝光问题,努力营造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
2019年1月19日
编辑者:阿宁
分享到: